來源: 南海網 作者:高鵬

椒農拿著“牛肉椒”小果(南海網見習記者高鵬攝)
南海網瓊海3月5日消息(南海網見習記者高鵬)近日,瓊海市中原鎮山仙村委會的椒農向南海網反映,他們13個自然村在2010年洪災后,種植了百余畝“牛肉椒”,這些辣椒長勢良好,但至今幾乎顆粒無收。瓊海農業科技110中原站表示,可能是天氣原因造成,也不排除是種子問題,具體原因要進一步分析。
“牛肉椒”變“小果”,輕輕一碰就掉
山仙村委會杏園村小組的椒農黃先生說,他種了八年多的辣椒了,2010年洪災過后,他在自家地里種了1畝多的“紅豐特選厚肉牛肉椒404”,和一些其他品種的辣椒,如今其他品種的辣椒已經賣了5000多元,這1畝多的“牛肉椒”長了大概1米多高,卻沒結出什么果。 山仙村委會不少椒農紛紛說,
他們以前種植這種辣椒2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獲賣錢,可是這一批辣椒直到現在,只是零星地結了幾個“小果”,可以說根本沒有收獲,而且輕輕一碰就掉。通過這些“小果”的顏色判斷,“小果”沒有繼續長大的可能。
百畝椒田損失約10余萬,供種商稱“再等等看”
山仙村委會分管農業生產的委員馮培壯介紹,他們這里13個自然村種植這種“牛肉椒”的面積在100畝以上,每家每戶現在都出現了這種問題,損失估計有10萬元左右。在田間,椒農撥通了供種商的電話,對于椒農反映的問題,供種商要求椒農“再等等看”,并沒有說明是否是種子的問題造成。
可能是天氣原因或種子問題,進一步分析
瓊海農業科技110中原站相關負責人在田間現場查看后介紹,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天氣原因造成,但也不排除是種子出現問題。他會把情況向上級部門反映,請有關專家過來查看,并對樣本進行化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