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網信息員曹海紅專稿
生意社2月17日訊 棉花價格屢創新高,已經不再令人驚奇。在近10年,棉花的相關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幾年前,美國棉花種植者被指控接受慷慨的美國農業補貼,干涉棉花市場價格。叢棉公司近期的市場報告稱,美國種植者年復一年生產大糧食作物和纖維。美國庫存豐富,而在沒有補貼的國家,農民的日子則很難過。種子技術給產量帶來了飛躍。
素食者減少意味著世界需要更多糧食不過,叢棉公司報告,這里存在諸多問題:其一,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新興中產階級增加,如中國、印度和巴西。到2011年底,全球人口大約70億,人類需要更多糧食,尤其是動物蛋白。新的飲食習慣要求種植面積增加8-10倍,以支持飼養動物,增加的糧食用于飼養動物。50年前,美國的牛主要吃草,今天,美國的牛飼料中55%是糧食。糧食價格將趨于上漲,大約30%,而且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回落,棉花在為自己爭奪土地,但是,什么是玉米和大豆具有吸引力的替代作物呢?棉花嗎?
近日,美國國家棉花委員會的種植意向報告顯示,今年意向種植1250萬英畝棉花,較去年提高14%。專家預測,由于目前的環境問題,產量將較低。叢棉公司報告,明年美國棉花產量可能不到2000萬包。中國可能也會遇到自己的困難。華東地區目前遭遇幾十年未見的大旱天氣。因此,中國政府可能鼓勵糧食生產,而不是棉花。
糧食用于燃料近10年全球人口增加10億,世界消耗更多糧食,用于生產肉類和燃料。新的綠色能源觀念是棉花遇到的另一個問題。玉米用于生產乙醇,已經成為驅動消費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美國大約3400萬英畝玉米目前用于乙醇生產,美國和全球用于生產乙醇的土地超過5000萬英畝。今年,美國需要50億蒲式耳玉米供應美國的乙醇工廠。因此,棉花價格有足夠的理由上漲。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報告,世界棉花庫存量非常低,供應量有限,需求強勁,美元貶值,因此,2010/11年棉花價格將飆升。世界產量預計提高15%,至2500萬噸,幾乎相當于紡織廠的用量。主要棉花消費國家紡織廠用量沒有增長,但印度除外,印度紡織廠用量可能增長8%,至460萬噸。
ICAC預測2010/11 Cotlook A指數平均價格為156美分每磅,基于今年頭六個月的平均價格。
價格暴漲紐約期棉本周恢復了上升趨勢,3月棉花漲1572點,收于187.58美分(綜合收盤價在192.25美分),12月合約漲1544點,收于131.50美分。市場還有足夠的燃料,將此輪上漲勢頭維持一段時間。
A指數209.75美分,CC -指數大約199美分,上漲趨勢將持續下去,反映現貨市場基本面強勁。鄭州期貨交易所9月合同交易價格約232美分,而紐約12月合同已經超過1美元。幾周前,許多交商還在說,今年棉花價格早晚要崩潰,現在看,新棉價格可能要超過今年的棉花價格。
叢棉公司報告稱,根據經濟理論,價格上漲應該導致需求分配,能夠買得起或者愿意買某種產品的人會減少。棉花價格自去年7月以來漲幅超過150%,下游價格提高還不太明顯。因此,觀察零售市場如何對高價棉花做出反應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