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覃柳丹
“過去,家里耕種的1.4畝水田每年都要交公購糧,現在好了,不但不用交,政府還給補貼,什么農機補貼、種田補貼等等加起來,一年大約有100多元呢!”岑溪市歸義鎮金坡村村民程日光高興地算了“一筆賬”。
如今在岑溪,和程日光一樣,廣大農村群眾正享受著地方黨委政府落實責任制,加強涉農物資及資金監管,切實維護農民切身利益帶來的實惠。
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是維護農民利益的一個“重頭戲”。2010年以來,該市的“三農”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強對農業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退耕還林、家電下鄉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事項的管理監督上。全市已先后發放各種補貼資金7084萬元,并全部通過“一折通”的方式及時足額發放到種糧農戶手中。積極支持教育惠民工程建設,教育支出4.8億元,同比增長17%;發放農村居民五保和低保金3765.96萬元,發放農村居民、城市居民、重點優撫對象醫療救助金695.5萬元;建設廉租住房614套,累計為597戶發放廉租住房租賃專項補貼212萬元;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7億元;實施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4628萬元,項目380個,覆蓋14個鎮282個村,受益村民74萬人。
加強對新農合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防止擠占挪用現象發生。去年以來,岑溪廣大群眾積極踴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20%。為了使衛生保障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實處,該市積極采取有效辦法,扎實抓好補償工作。2010年累計給群眾發放補償51.46萬人次,補償總金額8632.98萬元,基金使用率85.5%,農民受益率68.04%。
對救災救濟物資進行有效管理,確保各項資金物資安全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去年,岑溪先后遭受了歷史罕見的“6・2”和“6・15”特大地質災害,全市受災人口35.2萬人,因災死亡12人,緊急轉移人口6.28萬人,倒塌房屋6807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392.7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為了確保災民能夠及時得到救助,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該市紀檢監察部門提前介入,全程監督檢查救災物資的發放,保證防汛搶險救災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讓受災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給予的關懷和溫暖。據統計,此次搶險救災,岑溪全市共投入救災救濟資金3239.25萬元,爭取上級支持重建資金1678.75萬元,沒有出現違規、截留、挪用現象。
此外,在穩步推進各項惠民工程中,該市還集中力量依法立案查處了違法經銷農資案件30件,結案28件;調查處理群眾投訴種子質量案件10件,有力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