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科技新聞網 作者:林冬梅
黑腐病是由黃單孢桿菌引起的細菌性病害,除危害花椰菜外,還危害白菜、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近年來花椰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該病的發生呈逐年加重趨勢,菜農應注意防治。
一、癥狀
植株受病菌侵染后,葉片從葉緣開始發病,自葉脈先端向內和兩側擴展形成“V”字形黃褐色病斑,葉脈壞死變黑,空氣干燥時病部干而脆,潮濕時病部組織腐爛,莖和根部被害,維管束變黑。
二、發病規律
病菌在種子、田間植株病殘體以及種株上越冬,而種子帶菌是發病的主要來源。病菌借風雨傳播,從葉片葉緣水孔或蟲傷處侵入寄主維管束內引起發病,并從葉片維管束蔓延到莖部維管束進行系統侵染,幼苗發病則從小葉氣孔侵入。高溫多雨或露水大霧時,有利于感病,連作地、低洼地發病嚴重。
三、綜合防治措施
1.苗床消毒。目前菜農選用生產苗床多是大田菜地,土壤中或多或少含有黑腐病菌,因此務必對苗床進行土壤消毒。藥劑可選用福爾馬林,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用福爾馬林30~40毫升對水2.5~5公斤,然后用噴霧器(去噴頭)噴施,邊噴邊翻土,噴勻后覆蓋農膜,一周后揭農膜,翻土幾次,讓福爾馬林充分揮發掉。
2.種子處理。花椰菜種子帶菌是該病的主要發病因素之一,可用50%代森銨水劑200倍液浸種15分鐘,然后洗凈晾干播種;也可用200毫升/公斤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浸種40~60分鐘,撈出后洗凈待播。溫湯浸種會嚴重影響花椰菜的發芽率,所以應當慎用,盡量不用。
3.苗床管理。采用保護地育苗,加蓋遮陽網,防止陽光曝曬及暴雨沖刷,幼苗出土后,要常查看苗情,保證苗勻苗壯,及時鏟除田間雜草,如有病苗出現,及時拔除并噴藥防治。同時在整個育苗期間,要控制立枯病、猝倒病、菜青蟲等病蟲害的危害。
4.輪作倒茬。與非十字花科蔬菜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基本上可解決土壤帶菌問題。由于一些地方連年種植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病菌在土壤中逐年積累,致使田間病菌量越積越多,為消滅或減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定植前進行深翻曬地10~20天,以加快植株殘體的熟化及土壤中病菌的死亡。
5.肥水管理,中耕除草。要施足苗肥,植株生長期間要追肥水2~3次,防止植株早衰,增強其抗病性。灌水切忌大水漫灌,以減少病菌傳播蔓延的機會。根據墑情,及時進行中耕除草。
6.防害蟲危害。蟲害除直接造成損失外,還為病菌提供從傷口侵染的途徑,因而蟲害多的地塊,黑腐病發病也重,菜農應注意控制菜青蟲和小菜蛾的危害。
7.藥劑防治。田間出現黑腐病中心病株后,應及時噴藥防治。防治藥劑可用50%代森銨500倍液、農用鏈霉素、硫酸鏈霉素、新植霉素等200毫克/公斤,具有明顯的防效,另外5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防效也很好。
防治病蟲害時,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在收獲上市前15天內禁用農藥,確保人們吃上放心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