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省種子管理站 賈文華
一、棉花生產用種量越來越少,需求量增加
棉花生產用種量,20 世紀70年代毛籽150kg/hm2;80年代,隨著育苗移栽、地膜覆蓋以及種子精加工技術的擴大應用,用種量減少到75kg/hm2以內;90年代又減少到45kg/hm2以內;進入21世紀再減少到15-30kg/hm2。由于精量和半精量種子技術的應用、棉農自留種習慣的改變和雜交棉的推廣,我省用種需求量增加。考慮到我省大多數棉區為人工育苗移栽,加上近幾年種植密度越來越小,相對用種量也減少,對種子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二、 雜交棉制種基地規模化程度高
2005年全國雜交棉制種面積0.88萬hm2,比2004年增加28.7%,雜交棉制種繼續保持“北制南用”和“北制北用”的格局。按區域分,雜交棉制種面積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華北平原和黃淮平原占95%以上。我省的周口鹿邑等地,已連續制種多年,具有良好的棉花生產條件和制種基礎,領導重視,群眾積極,勞動力相對集中,基本上一村或幾村一種,規模化程度高,制種產量高,目前已基本成為全國最大的雜交棉制種基地。
三、制種基地不穩定,制種質量難保證
我省棉花種子企業大都為民營企業,規模小,資金少,加上常規棉制種技術相對粗放,大多企業沒有穩固的制種基地,采用游擊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制種產量低,質量難以保證。遇到種子疲軟年份或種子質量不達標,把責任推給基地,不但損害基地群眾利益,且對今后基地再制種造成極壞影響。
四、種子生產基地保護沒有法律依據
一些不法投機商長期在制種基地套購種子,由于套購者不投入生產費用,不承擔任何風險,不勞而獲。抬高種子收購價格不僅給生產單位增加生產成本,減少收種量造成損失,同時這部分未精選加工、不知真實名稱的種子流入市場又給購種農戶生產帶來隱患,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種子管理部門對管理基地套購種子的行為無法可依。
五、棉花的生育特性不利于種子質量控制
1、棉花喜溫好光。棉花原產高溫、千旱、短日照的熱帶和亞熱帶,是多年木本植物,熱量要求較高,光照時間的長短和光照強度都會影響棉花的生育。一般棉花在每日12小時光照條件下發育最。我省常出現春季溫度回升慢,甚至出現“倒春寒”,夏季陰雨低溫寡照,秋季降溫過快等天氣。不利于棉花早發早熟,導致霜后花增加,健籽率下降。
2、無限生長習性。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主莖能向上持續生長,不斷地生長果枝,果枝又可不斷地橫向增生果節,蕾鈴能不斷增加。在生產上應用的適期早播、促壯苗早發、防止早衰和地膜覆蓋等措施,都是根據這一特性,盡量延長生長期,增加有效結鈴期,來充分發揮棉花的增產潛力。株型具有可塑性,棉株長相長勢受環境和栽培措施影響變化較大,有較大的增產潛力,有多種增產途徑。可通過稀植大棵,大肥大水,也可以在高密度,并通過肥水、中耕、整枝、化控等,使植株矮小實現高產。可利用生育長的品種,或采用地膜、育苗延長生長期來增產,但棉花的無限生長習性,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易徒長,易貪青晚熟,后期還容易出現二次生長等。
3、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時間長。從2-3真葉期始花芽分化到停止生長都是并進階段,約占生育期的4/5。生長根、莖、葉的同時,不斷分化花原基、現蕾、開花、結鈴。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在營養物質分配以及對環境條件的需要上存在著矛盾,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不易協調,栽培技術要求高,如果處理不當,造成營養生長過旺或是生長不良,都會引起蕾鈴脫落,達不到多現蕾、多結鈴、結大鈴的目的。
4、再生能力強,結鈴具有自動調節能力。地上部和地下部再生能力強。在遭遇病蟲或機械損傷或發生脫落后,只要加強管理,葉腋可發新芽;易于采用移栽,也可通過中耕來促根或控制旺長,結鈴具有自動調節能力。前期結鈴過多,致營養生長弱,后期成桃少,易早衰,生產上,有時去早蕾。前中期旺長或陰雨過多或病蟲危害等造成桃少,中后期會自動補償。
5、常異交雌雄同花植物。棉花花冠張開大,屬風媒和蟲媒花,天然異交率達5-15%,常異交作物,較易利用天然雜交來進行系統育種,但也會導致生產上的良種發生不良退化和混雜變異,給品種繁育和保純增加了難度。另外棉花生產不同于糧食作物,生長周期長,生產環節較多.需要多次采收,一個生產周期內要經過收、摘.晾曬、軋花、貯藏種子、種子處理、播種、移栽補苗等.這諸多的環節都有混雜的可能,尤其一地甚至一戶種幾個品種時,混雜的機會更多。育成品種或雜交種親本后,由于天然雜交(及機械混雜等)種性退化較快,也要加強防雜保純的工作和經常更新品種。
6、加工。脫絨目前有棉籽泡沫脫絨和稀硫酸脫絨兩種,脫絨后光籽可精選和拌藥包衣。一方面提高播種品質,種子發芽快,出苗率高,棉苗素質好,棉苗生長發育加快。另一方面,由于脫絨消毒和包衣劑作用,棉花苗期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不僅降低了植棉成本,還有利于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和保護生態環境,另外實現了種子加工機械化,擴大了統一供種能力。但硫酸脫絨要求技術水平高,處理時間短,脫絨效果不好,處理時間長或余酸清洗不凈,種子生活力降低,影響出苗和生長。
由于棉花本身的生育特性,所以種子質量難掌控,霜后花多,發芽率難以保證;常異交授粉,多次收獲,自然和人為混雜的幾率較大,難以保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