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書喬 來源:河北科技報
黃瓜白粉病,又稱“白毛”病,陰天易發病。本病多發生于植株中后期,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可延及葉柄、莖蔓和卷須,但瓜果通常較少受害。發病初,葉片正面、反面均產生白色小斑點,后擴大、連片,上面布滿一層白色的霉。白霉邊緣不整齊,后變成灰白色。葉片漸變黃、發脆、干枯。一般從底部葉開始,逐漸向上發展。到發病后期,在不良的環境下,衰老葉片的白粉層里或表面上產生成堆的黃褐色至黑色小粒點。溫室大棚內一旦發病,發展迅速,嚴重時可造成葉片干枯甚至提早拉秧,對黃瓜產量影響很大。除危害黃瓜外,還能危害西葫蘆、甜瓜、南瓜、西瓜、冬瓜、絲瓜等。
病菌以菌絲體和閉囊殼在病殘體或溫棚瓜類作物上越冬;病菌喜高溫、高濕,但耐干燥,在溫度為20~25℃、相對濕度為70%~85%時最有利于發病。特別是春季棚室黃瓜處于生長旺盛期,也正是需肥需水量高峰期,所以大肥大水的農事造成了棚內的環境條件正適宜白粉病的發生,因此即使采用了各種藥劑其防治效果也不明顯。
防治方法:防治黃瓜白粉病,預防最重要,農戶一定要根據地情、苗情、病情,養成噴施保護性殺菌劑的習慣,才能確保豐收。
(1)百菌清煙劑熏治。(2)發病初可噴灑2%農抗120或武夷霉素水劑2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40%杜邦福星5000倍液;47%加瑞農600~80O倍液,上述藥輪換使用,每7~10天1次,連噴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