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放言“可以領取高額種子賠付款”,讓農民交納幾千至數萬元不等的押金,然后找“托兒”收取好處費,其間,還以支付銀行同等利息向農民借款,沒想到兌現時間臨近,銅梁縣王某夫婦在套到農民300萬元后竟雙雙玩起了失蹤……
近日,在當地村民幫助下,王某夫婦落網。
“種子賠付款”設下誘餌
昨上午,銅梁縣侶俸鎮永樂村,村民彭西元手握一張白條老淚縱橫。這是一張落有收款人王某姓名的“種子賠付款”押金憑證。內容顯示:彭西元被王某收取押金6千元,定于今年3月31日還清,收款時間為去年8月27日。
王某,41歲,銅梁縣侶俸鎮人,此前是該鎮農機公司職工,5年前被除名。離開單位后,王某在該鎮租下門面成立“銅梁縣農豐種業有限公司侶俸分公司”,主要經營種子和農藥等農資。
“我是太相信她(指王某)了。”昨天,68歲的永樂村村民盧同生說起上當經過:他與老伴在永樂村設有一處化肥經營點,由于業務關系,跟王某熟悉。去年8月,王某找到他,放言凡在她門市購買過兩類稻谷種子的農戶可以得到“種子賠付款”。盧同生說,此前曾有農戶為種子問題找過王某,可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礙于情面,盧同生答應向村民們宣講這一政策:農戶可獲得每份高達2000元的“種子賠付款”,但前提是要先期繳納每份1500元的押金,多交多得。
很快,包括彭西元在內的村民四處籌款交納押金,約定今年3月31日為賠付款的發放時間。據了解,僅永樂村22戶村民就交納押金近20萬元。
收“賠付款”后玩起失蹤
“我們沒有種植這么多稻谷,寫這么多上面會不會查喲?”有村民在交款時質疑。“放心,由我幫你們搞定!”王某保證。同時還找來自稱縣農委工作人員的文某、丁某前來解釋“種子賠付政策”,這樣贏得了很多村民的信任。
村民盧文成介紹,交款兩月后,王某又找到村民,稱“報給上面的材料出問題了,需要打點費”。為盡快獲得“種子賠付款”,村民相信了,籌集了4.5萬元“打點費”交給王某。“到時直接到我門市領款就是了。”臨走時,王某這樣告訴村民。
3月31日,盧文成與22位村民相約前往王某的種子門市領取“種子賠付款”,結果傻眼了:門市緊閉,人也不見了。撥打電話,關機。找王某丈夫,同樣不見行蹤。前往縣農委咨詢,工作人員告知,根本就沒有“種子賠付款”一事。
村民們意識到上當了,報警。警方將王某上網追逃。
涉嫌詐騙300多萬元
“這些錢是兒子寄給我修房子的血汗錢。”昨天,盧同生顯得很委屈,因為很多村民責怪他“不該宣講政策”。他說,其實王某以“種子賠付款”的名義也套走了他10多萬元。
村民們發誓捉住王某。4月1日起,他們自發組織前往王某住家附近蹲守。4月16日凌晨2時許,打著手電筒的王某躡手躡腳回家。村民盧文成帶著大家奮起直追,終于將她抓住,送到盧同生家等候處理。
“我們當時只想她把錢還了,不想追究她責任。”盧文成回憶,天亮后大家將王某放行,并安排兩名村民跟隨她拿錢。沒想到,王某在途中悄悄溜了。
王某行為惹怒了村民。4月22日晚,盧文成給王某發送短信,要求她“回來給村民們辦個交接”。幾分鐘后,王某回話“次日回來”。
23日凌晨3時左右,王某來電稱“已到盧同生樓下”。盧文成前往途中通知了派出所民警。20分鐘后,在當地村民幫助下,警方將王某抓獲。隨后,王某丈夫唐某也落網。
昨日記者采訪中發現,王某除以“種子賠付款”名義騙錢外,還答應以銀行同等利息向村民們借款,從去年9月10日起,先后向侶俸鎮永樂村、保鄉村共150多名村民借款,金額1萬至20萬元不等,包括“種子賠付款”在內共計300多萬元。
“農委人員”原來是托兒
“她是在打著農委招牌行騙。”昨日,銅梁縣農委辦公室主任徐勇稱,他們也是在警方前來調查時才知道王某騙錢的。
徐主任稱,壓根就沒有王某所謂的“種子賠付款”這個政策。經調查,王某當初找的兩人其實是“托兒”,并非文某、丁某本人。
文某稱,自己以前在縣農機公司上過班,跟王某認識,但幾年沒聯系了。昨天,她和丁某同樣是在警察前來調查情況時才知道王某冒用自己身份騙錢的。銅梁縣農委相關負責人提醒,村民如遇此類情況,最好前往農委部門當面咨詢,千萬別聽信他人謊言。
目前,銅梁縣警方已以涉嫌詐騙罪將王某及其丈夫刑事拘留。
重慶晚報 記者 徐其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