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訊(記者 劉偉建)日前,廣東省農業廳和廣東省科技廳聯合發布了2010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農業科技重點攻關領域、關鍵技術。這些具有高產高效優質、易于掌握和推廣特點的品種、技術,都符合本省種養產業需求、區域特點和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廣東省自2005年實施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介制度以來,對保障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促進農業生產向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方向發展,確保農業持續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2005年起,廣東省組織開展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征集遴選推介工作,并逐步走向規范化。五年來,本著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目標,結合科技入戶工程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項目的開展,全省共遴選推介農業主導品種362個(次),主推技術100項(次)。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推介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目前,廣東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3%,家禽良種覆蓋率達85%,豬良種覆蓋率達9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到43.2%;全省農業科技貢獻率由2002年的48%上升到2009年的52%,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由“九五”期間的18%提高到目前的40%。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廣東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取得了高于預期的明顯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其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據廣東省農業廳程萍副廳長介紹,去年農業廳與財政廳共同組織了廣東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的建設工作,啟動了水稻、生豬、花卉、嶺南水果、特色蔬菜5大產業技術體系,投入資金2000萬元,今年將持續支持這5大產業技術體系的建設,并將積極爭取啟動家禽、甜玉米、花生等產業技術體系的建設,圍繞廣東農業產業的發展目標,建立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技術支撐體系,以國家和廣東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為主體,以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遴選推介工作為切入點,不斷加強農業良種培育和引進,加快動植物品種的更新換代,同時要加強優良品種的標準化生產和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的研究、示范與推廣,為全省農業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新的貢獻。
據了解,2010年廣東省農業科技重點攻關領域主要是在農產品安全生產、動植物優質種質資源、現代農業裝備、農業主導產業、典型生態區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和新農村建設等6大方面開展關鍵技術攻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