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科技報
持續的連陰雨天氣造成大部分棉田出現積水,造成棉花爛鈴現象嚴重發生,影響著棉花的產量和質量,為什么會爛鈴呢?爛鈴的主要原因就是溫度、濕度不宜造成的,8-9月份的雨量是決定爛鈴輕重的關鍵因素。鈴期久雨高濕,爛鈴就嚴重;久雨后突然出現低溫,不僅因濕度增加給病菌侵入創造了條件,而且低溫又降低了棉花抗性,更易爛鈴。另外與密度過大、伏前桃過多等都有密切關系。那么如何預防呢?
一是早熟品種應適期晚播,控制伏前桃過多。伏前桃過多很容易爛鈴,即便不爛,也因挨近地面光照不足,熱濕氣蒸騰而吐絮不好,形成質量很差的“根子花”、“僵瓣花”。一般伏前桃過多的棉田,棉株中部蕾鈴脫落率就高,很容易形成下部爛鈴多、中部伏桃少、上部晚秋桃多。好棉花產不多,次棉花倒不少。
二是適當稀植,減少株行間隱蔽環境,提高棉株下部通風透光能力。
三是對早發的棉田可在6月中下旬去除早蕾或7月上旬去除早花、早鈴,或去掉棉株下部的兩個果枝。
四是適度化控。既要防止旺長,又不能控制太狠,否則容易造成葉片重疊,影響通風透光。
防治爛鈴還有其它辦法,如推株并壟、打去下部老葉、噴施殺菌劑、及時摘收初爛鈴晾曬等,但這些辦法都是在棉田即將發生爛鈴或已經發生爛鈴時采取的被動辦法,效果往往不很理想。適當稀植、及時化控、不要或少要伏前鈴是預防爛鈴最主動、最簡單的有效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