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陜西科技報
秸稈還田是補充和平衡土壤養分,改善土壤結構的有效方法。據測定,每667平方米還田玉米稈500-700千克,一年后土壤有機質含量相對提高0.05%-0.15%,土壤孔隙度提高1.5%-3%。因此,秸稈還田是一項節本增效的重要措施。目前已逐步進入玉米的收獲季節,望廣大農民一定要擴大玉米秸稈還田面積,堅決禁止一切焚燒玉米秸稈的行為。在玉米秸稈還田時要做到七注意。
一、注意適時早收獲在玉米籽粒變硬,達到成熟期后,要立即收獲。這時收獲玉米稈青、綠葉多、稈內水分含量高、易粉碎、還田后腐爛速度快。謹防晚收獲、晚還田,致使玉米秸稈失水、葉片干枯,直接影響還田的質量和效果。
二、注意要粉碎還田據調查,有少部分農戶采用整稈還田,這種還田方式在一年兩熟地區不但效果低,而且影響小麥的播種質量。經試驗,粉碎還田效果較好,其方法有三種:一是在玉米收獲時用聯合收割機一次性機械粉碎秸稈,粉碎長度約10厘米左右,直接拋撒地面,有拋撒不均勻的地方需人工撒勻。二是在玉米收獲后用圓盤耙或旋耕機或秸稈還由機將玉米稈切成5-10厘米的短節。三是在無機械時,可人工將玉米稈鍘碎,長度以10-12厘米為宜,均勻撒于地面。
三、注意秸稈翻埋量玉米秸稈還田時翻埋量不宜過多,一般每667平方米500-700千克為宜。還田量過多,不僅會影響秸稈腐爛、分解的速度,而且在秸稈腐爛、分解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機酸過多,對下料作物的根系還有損害作用。
四、注意要立即深翻在玉米秸稈粉碎撒入田間后,不論該田是復種小麥還是歇茬,都要立即深翻25厘米以上,將秸稈全部覆蓋嚴實,并用旋耕機平整土地。堅決不能使撒在地面上的秸稈長時間裸露地面,經風吹日曬,失水過多,降低還田效果。
五、注意要及時灌水玉米秸桿還田后需要復種小麥時,要根據土壤墑情,及時灌水,促進秸稈腐爛速度,防止秸稈在腐爛過程中與小麥爭水的矛盾。凡留作第二年春播的田塊,也要根據氣候情況,在土壤水分不足時要提早灌水,促進秸稈腐爛。旱地要在玉米秸稈還田后,及時做好保墑工作,最好在深翻后帶耱或鎮壓,保蓄水分,以利于秸稈吸水分解。
六、注意應補施養分補施養分,是為了解決微生物與幼苗爭奪養分的矛盾。微生物為了分解有機物質,必然會與作物幼苗爭奪土壤中的速效養分,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因此,在翻壓前每667平方米需要補施尿素10千克或碳銨25-30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復種田塊要適當增加肥料的施用量,促進秸稈腐爛速度,防止秸稈腐爛、分解與小麥爭肥的問題。
七、注意防地下害蟲秸稈還田后容易誘發以蠐螬為主的地下害蟲,要結合整地進行土壤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