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部分棉農為了種麥,或為早些出去打工,過早地拔除了棉柴,這樣做害處很多。
1.棉花產量降低。過早拔棉柴影響了秋桃的生長發育。秋桃是棉花“三桃”之一,特別是在今年伏前桃和伏桃爛鈴嚴重的情況下,其產量占棉花總產量的1/3以上,遲熟田塊比例更大。如過早拔棉柴,秋桃纖維尚未成熟,甚至不少棉桃尚未長大定型,一旦拔了棉柴,秋桃便停止生長發育,結果造成桃小、纖維短,有的甚至成枯鈴,不能吐絮,導致嚴重減產。
2.品質下降。過早拔棉柴,棉葉尚未脫落,干枯后的棉葉成碎片黏附在棉絮上,不僅增加揀花的勞動強度,而且影響棉花品質,出售價格降低。
3.爛桃嚴重。過早拔棉柴,因此時棉葉未落,稈未老,青枝綠葉,拔稈堆放,堆內空氣不流通,濕度過大,棉葉腐爛,棉堆發熱,棉桃大量爛掉。雨水偏多時,爛桃更為嚴重。
4.有利于紅鈴蟲安全越冬。過早拔棉柴會形成大量枯鈴,而枯鈴則是紅鈴蟲越冬的“居所”,無疑使紅鈴蟲越冬基數增高,導致第二年蟲害發生嚴重,既增加防治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又影響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5.費時費力。棉花根系發達,地上部分還未枯黃時,拔棉柴費時費力,拔下的棉柴還要摘青鈴、找地方晾曬,據初步測算,每畝要費工兩個以上。
所以,棉農要等到棉株衰老、棉桃成熟、棉葉大部分脫落時再拔柴,并及時清理田園。(安平縣農業局 劉素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