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秋播,為確保農民放心購種,遂寧市各級農業和種子部門多措并舉,強化種子管理,通過引進試驗新品種、健全品種推薦制、加大市場監管與質檢力度,促進種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種子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引種展示打基礎
新品種是種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但農作物品種都具有一定的適宜區域,如何為保證推介品種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遂寧市農業局每年都安排一定的經費由種子管理部門有針對性地組織引進新品種試驗示范。采取多層次、多點面的方法,組織專家到試驗田間考察,進行新品種的適應性、抗病性、豐產性及配套栽培技術的試驗研究,2009年共引進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202個,開展1畝以上新品種展示示范50個品種20個片點次,其中小春小麥20個品種5個片點,油菜15個品種5個片點,大春水稻35個品種5個片點,玉米30個品種5個片點。通過試驗、示范觀察,了解各品種在遂寧的表現情況,為品種推介和大面積推廣打下了基礎。
品種推介引路子
針對種子銷售市場品種多、亂,以及部分品種存在缺陷的狀況,遂寧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農作物品種推介和警示制度,對品種合法,符合“抗病、優質、高產”的品種進行推薦,對有嚴重缺陷且在繼續使用的品種提出“慎用”警示。
2009年,全市推介小麥、油菜、水稻、玉米品種44個,警示17個。通過新聞發布會、報紙、電視、電臺、網絡、公告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引導經營者、用種者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品種。市、區縣農業部門還利用培訓會、現場會、科技下鄉、集市趕集、市場整治等活動廣泛宣傳推介品種、警示品種以及農作物品種選擇、育播的基本知識。安排一定面積的推介品種展示,并配合農技、植保等部門廣泛開展推介品種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的宣傳和指導。
農作物品種推介和警示制度,讓農戶購種心中有數,讓企業備種有的放矢,進一步規范和凈化種子市場。通過連續幾年的推介和警示活動,遂寧市基本實現了大、小春種子糾紛的零投訴,有效地保證了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村社會穩定。
市場監管保安全
有效的種子市場監管是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切實保護品種選育者、經營者、使用者合法利益的根本保障。遂寧市種子管理機構實行品種備案制度,嚴把種子市場準入關,將未審先推、有嚴重缺陷等違規品種擋在市場之外。對已上市的種子,檢查其經營資質,有無未審先推(超范圍)經營、假冒偽劣,標牌標示是否符合規定,是否虛假宣傳以及是否侵權等。這一環節,遂寧市農業局特別注重種子的質量,分別對凈度、水分、發芽率進行檢測,通過檢測,49個品種92個樣品合格,品種合格率和樣品合格率分別為 98%和98.9%。對質量不合格的1個油菜品種進行了退市處理。
同時,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種子市場專項整治。小春種子供應期間,全市共開展集中整治活動2次,出動執法車12臺次,出動執法人員45人次,檢查種子批發市場6個75個門市,糾正違規行為80余次,查處違法案件2個,涉案金額1.5萬元,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在集中整治的基礎上,各縣區種子管理站還配合農業執法、工商等相關部門開展了日常性市場整治,共出動執法車120余臺次,出動執法人員450人次,檢查種子批發、零售市場110個900個門市,糾正違規行為1000余次,查處違法案件4個,涉案金額3萬余元,挽回經濟損失100萬余元。全市抽檢小春糧油品種50個93個樣品。(梁濤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