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訊(記者 鐘燕平)由我國科學家發起和主導的國際黃瓜基因組計劃第一階段取得重大成果---已經發現了與黃瓜產量、品質、抗病性等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候選基因300多個,已經克隆了一些與黃瓜產量、抗病害等相關的重要基因。由于在基因區域發現黃瓜與甜瓜、西瓜極其相似,不僅為黃瓜的分子育種提供了快捷準確的工具,還將推動所有瓜類作物的生物學研究和遺傳育種。發表國際遺傳學研究的最新發現和重大成果的《自然遺傳學》雜志,11月1日在線發表了中國農科院的這篇世界上第一個蔬菜作物的基因組測序和分析的論文。
為推動園藝產業從數量擴張型到質量提高型的轉變,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自籌1200萬元,在2007年初發起國際黃瓜基因組計劃;此計劃得到了農業部、科技部、財政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經費和條件的支持。中國農科院的這個基因組測序項目采用了新一代測序技術,自主開發了一套全新的序列拼接軟件,以較低的成本成功地繪制了黃瓜基因組的精細圖;這一套測序策略已經成為其它植物基因組測序的模式。
國際黃瓜基因組計劃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發起并組織,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承擔基因組測序和組裝等技術工作。參與該計劃的單位包括中國農大、北京師大、美國康乃爾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以及澳大利亞多態性芯片技術中心。這是由我國發起的第一個多邊合作的大型植物基因組計劃,也為我國發起和領導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基因組測序完成的基礎上,國際黃瓜基因組還將系統地研究黃瓜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黃瓜基因表達及調控的特性,將克隆主要的經濟性狀基因,開發廉價快捷的分子育種工具,推動基因組的研究成果直接應用到優良新品種的培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