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千(公)斤棉現場觀摩與技術交流會在九江召開
江西省農業信息中心 省經濟作物局 張志凡 黃文新

會議現場
棉田一片白茫茫,棉農個個喜洋洋。在農業部棉花高產創建萬畝示范區的核心區九江市湖口縣武山鎮五里村的“百畝千斤籽棉”展示片棉田里,一株株人身般高挺拔健壯的棉株上,層層果枝滿掛著的蕾鈴競相吐穗綻放,煞是喜人。10月17日,經國家級棉花權威專家測定,該展示片百畝連片籽棉平均畝產1014.12斤,創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兩大棉區百畝棉花種植籽棉畝產超千斤的最新記錄。
為充分發揮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的主導與示范作用,大力推廣棉花科研新成果,促進我國棉花生產發展,10月18日,中國棉花研究所在九江市召開了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千(公)斤棉現場觀摩與技術交流會。中國棉花研究所所長、我國棉花首席科學家喻樹迅出席并講話。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張忠平在會上致辭。中國棉花研究所副所長王坤波在會上通報了有關測產驗收情況。
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在棉花高產創建活動中提出的全國三大棉區超高產指標的檢查驗收為:新疆棉區一級目標為1000公斤,二級目標為800公斤;黃河、長江流域棉區一級目標為1000斤,二級目標為800斤。根據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工作安排,部分崗位科學家與試驗站站長組成的預測產專家組,于10月17日對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鄱陽湖棉花綜合試驗站)在湖口縣武山鎮五里村承擔的“百畝千斤籽棉”展示片進行了預測產驗收。驗收專家組成員聽取了工作匯報并進行了實地測產,一致認為:湖口縣武山鎮五里村的“百畝千斤籽棉”高產創建工作,組織領導有力,技術措施到位。該“百畝千斤籽棉”展示片面積為111.9畝,種植“贛雜棉1號”品種。經實測,種植密度為1414株/畝,平均單株成鈴65.2個,畝平均成鈴92193個,單鈴重5.5克,衣分42.1%,折合籽棉單產1014.12斤。該“百畝千斤籽棉”展示片對推動我國棉花畝產千(公)斤籽棉與技術展示輻射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專家組成(cheng)員在湖(hu)口縣(xian)武(wu)山(shan)鎮(zhen)五里(li)村“百(bai)畝千(qian)斤籽棉”展(zhan)示片棉田測產
會上,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所長田紹仁、中國棉花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毛樹春、新疆農科院李雪源、中國棉花研究所科貿種業公司李根源分別作了“千斤籽棉創建技術總結”、“基質育苗移栽輕簡技術在雙高生態棉創建中的應用”、“超高產植棉技術總結”、“轉基因抗蟲雜交棉中棉所63號2009年(nian)示范總結”的經驗交流發(fa)言。
會議(yi)期(qi)間,與會代表們前往九江市湖口縣(xian)武山鎮五里村的(de)“百畝千斤籽(zi)棉”展(zhan)示片的(de)棉田現場觀摩,親(qin)眼目睹了高產(chan)創建(jian)活動產(chan)生的(de)顯著成效,并(bing)贊(zan)譽(yu)不(bu)已。
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和全國20多個棉花綜合試驗站的有關科研(技)人員參加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