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此病主要為害啤酒花的根、葉、蔓梢、球花等,以侵染球花為主。球花染病初僅花瓣頂端發黃,逐漸向下擴展,顏色由淡黃變為灰色,直至全部枯死,最后呈淺褐色至褐色,花瓣下部現灰色霉層。葉部染病產生不規則多用形病斑,背面可見霉層。 病原 Pseudoperonospora humuli (Miyabe et Tak.)Wils.稱漳草假霜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孢子囊梗無色,假二叉分枝,分枝2?4次,小梗頂端尖細,梗全長530um。孢子囊無色至淺灰色,洋梨形,乳突明顯,大小26?47×19?22(um)。卵孢子圓形至近圓形,大小33?36×20一22(um),無色至淺灰色,雙層壁;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在病株根芽中潛伏越冬,是翌年初侵染源。卵孢子在侵染中不起作用。在甘肅西部干旱條件下,8月份進入球花發病期。現蕾后球花發病,病部產生孢子囊,條件適宜時進行再侵染,不斷擴大為害,引起大面積發病。此間遇有雨量大、雨日多,栽植密度過大的平作低洼地塊發病重。平網通風差易發病。 防治方法 (1)改進栽培技術 改平作為壟作,改平網為立體網;適當稀植,667m2留苗220一250株為宜。(2)春季割芽時適當低割,同時灌澆9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現蕾后噴灑58%甲霜靈?錳鋅、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霸可濕性粉劑7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隔7一10天一次,連續防治2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