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春播種子萌發時,冬孢子也隨這發芽產生具3個橫隔的圓棒形擔子,在擔子頂端產生4個擔孢子。擔孢子萌發后產生次生小孢子,異宗小孢子萌發后相互質配,產生具雙核的菌絲,侵入寄主的幼芽。后隨植株生長而向上擴展。開花時進入花器中,子房被破壞,產生大量厚垣孢子,形成病穗。厚垣孢子萌發溫度范圍為4?34℃,適溫為15?28℃。溫度高、濕度大于發病。大莜麥、小莜麥、華北1號、尖莜麥、禿莜麥等易感病。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如內蒙古的燕麥2號(品1163)、黑龍江海倫縣2001品種、河北張北縣2031野生種、新疆額敏2056品種、新疆沙彎2131、2132、2151品種、青海黃燕麥、黑珠子燕麥、竹子燕麥、紅燕麥、蘇聯品種和蘇聯燕麥1號、蘇聯燕麥2號、蘇維埃339、匈牙利君士坦、普遍野麥、澳大利亞夫爾馬克、維多利亞品種阿緩等。(2)藥劑處理種子 用種子重量065%?1%的細硫磺粉拌種或用1%福爾馬林液均勻噴在種子上,充分拌勻后蓋上草袋,放置5小時后馬上播種。此外也可選用50%多菌靈濕性粉劑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禾穗胺可濕性粉劑,用種子重量的0.2%拌種,防效優異。(3)抽穗后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攜至田外集中燒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