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玉米幼株的上部葉片卷起,并呈暗色。成株在氮肥充足情況下也表現為矮化、細弱,葉叢變為黃綠色,嚴重時葉片邊緣或葉尖變黃,隨后下部葉片的葉尖端或葉緣干枯。在疏松沙土上幼苗干枯而死,當播種在濕土層,但第一節在干土上時,幼胚易腐爛,發生苗枯,干旱嚴重時,植株矮化并形成不規則褐色至黃色斑點. | |
|
|
病因 玉米苗期、生長期遇有較長時間缺雨,造成大氣和土壤干旱或灌溉設施跟不上,不能在干旱或土壤缺水時滿足玉米生長發育的需要而造成旱災。1997年東北、山東、河南等省連續2?3個月干旱,造成玉米大幅度減產。 防治方法 (1)興修水利。(2)培育選用抗旱品種 如津農5號、津夏7號、本玉12號、豫玉15號等。有條件的提倡用生物鉀肥拌種,每667m2用500g,對水25ml化開后與玉米種子拌勻,稍加陰干后播種,能明顯增強抗旱、抗倒伏能力。也可用禾欣液肥拌種,播前 |
|
每667m2用禾欣液肥50ml,對水500ml稀釋后拌種,提高抗旱、抗寒、抗病能力。此外用SA?1吸水劑拌種。方法是先把玉米種子浸濕,再拌上種子重量1.5%?2%的吸水劑,晾干后播種。防止干旱效果突出。(3)灌水降溫 適時灌水可改善田間小氣候,降低株間溫度l一2℃,增加相對濕度,有效地削弱高溫對作物的直接傷害。(4)進行輔助授粉 在高溫干旱期間,花粉自然散粉傳粉能力下降,尤其是異花授粉的玉米,可采用竹竿趕粉或采粉涂抹等人工輔助授粉法,使落在柱頭上的花粉量增加,增加選擇授粉受精的機會,減少高溫對結實率的影響,一般可增加結實率5%?8%。(5)根外噴肥 用尿素、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及過磷酸鈣、草木灰過濾浸出液于玉米破口期、抽穗期、灌漿期連續進行多次噴霧,增加植株穗部水分,能夠降溫增濕,同時可給葉片提供必須的水分及養分,提高籽粒飽滿度。(6)提倡施用奧普爾有機活性液肥(高美施)600?800倍液或墾易微生物有機肥500倍液、農一清液肥每667m2用量500g,對水150倍噴灑;也可噴灑農家寶、促豐寶、迦姆豐收植物增產調節劑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