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種糧補貼玩“數字游戲” 惠農政策如何真惠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7-2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935
 

 

    記者 茆琛 

    新華網甘肅頻道消息   從去年起,重慶奉節縣吐祥鎮復興村兩千多農民應領的種糧直補款,不是金額“縮水”,就是“不翼而飛”,村里原來的老會計和幾名有高中文化的農民經過反復調查驚異地發現,大家的種糧直補款,被村支書和幾名村干部用造假帳的方式冒領,這些干部通過虛報種糧大戶、在糧食補貼花名冊上造假、扣留部分農民賬戶存折冒領種糧直補款等招式,貪污2千多農民的國家種糧直補款近8萬元。更令人氣憤的是,一些被干部列于名單之上領取種糧直補款的村民,已去世數年……

    花名冊上的“死魂靈”

    在復興村種糧直補金花名冊上,一些村民發現,去世的村民名下,也列有領取直補金的數額。

    村民張志貴、張世祥等告訴記者,發現復興村重量直補款的問題后,他們向吐祥鎮索取了“復興2006--2008年糧食補貼花名冊”。村民們驚奇的發現,花名冊上的名單比實際村里的人口多了72人,已經過世的人,已經將戶口遷離復興村的人還在“領取”糧食補貼。花名冊上,一些名字甚至是重復的,這表明,有的人一年領取了雙份種糧補貼。

    復興村1組村民王大才已經過世多年,土地早已分給他人。卻還在補貼花名冊上,按照3.2畝土地面積,在2008年領取了319.3元糧食補貼;復興村1組的王光兵兩次出現在花名冊中,一次名下土地為3畝,去年領取的糧食直補金為299元,另一次名下土地則變為3.2畝,去年領取的糧食直補金為319.3元。復興村1組的冉玉璧同樣在花名冊中出現了兩次,重復領取了糧食補貼99.78元,但她本人稱并不知情;村民劉自杰的土地已經轉包給村民王守英,仍然在花名冊中按照3.7畝的土地面積,領取470多元的糧食直補金……村民黃守維告訴記者,村干部劉書秦還將母女、夫妻等一戶人分兩戶登記,重復領取補助。劉書秦將這些名字的賬戶存折掌握手中,套領國家糧食直補金。

    村支書的“數字游戲”

    吐祥鎮復興村農民反映,劉書秦等村干部玩弄帳面數字,欺上瞞下,騙取、侵吞種糧直補款。

    “數字游戲”一:縮減村民實得面積,使村民人均少得種糧直補款30.5元。

    吐祥鎮復興村2004年上繳農業稅人口總數為2496人,復興村原村會計黃俊崗告訴記者,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復興村2008年糧食直補面積應為3640畝,2008年,國家下發給復興村的種糧直補金額為32萬5千多元,人均應為130.28元。

    黃俊崗說,劉書秦有兩本帳,在申領種糧直補款時,按照3640畝領取。在發放種糧直補款時,另造名冊,以約2765.8畝,人均99.78元的標準發放種糧直補款,使2千多農民年人均少得種糧直補款30.5元。

    “數字游戲”二:以親屬名義虛報種糧大戶,將多余面積分攤,冒領種糧直補款。

    吐祥鎮復興村村民反映,劉書秦通過虛報種糧大戶的方式,將870畝土地分攤到親屬和一些村民名下,騙取種糧直補金。

    根據舉報農民提供的復興村種糧直補大戶名單,復興村共有58名種糧大戶。名單上,記者看到,村支書劉書秦名下土地有23.6畝,妻子陳金美名下有土地26.1畝,劉書秦父母名下的土地為45.9畝,劉書秦岳父母名下的土地為47畝。2008年,劉書秦全家6口人按照142畝土地,領取了國家種糧直補金1.26萬余元。在同樣的名單上,復興村村主任李純海和妻子名下共有約50.5畝土地,去年領取種糧直補金4500多元。現復興村村會計代鋒有22.43畝土地,去年獲得的種糧直補金為1951.99元。

    此外,復興村種糧直補大戶中,還有劉書秦的親屬、代鋒的妻子和父母親等人,村民說,復興村人多地少,一個人有5、6畝地就可以說是當地的“種糧大戶”,這些動輒二十多畝地的種糧大戶名單都是村支書和村主任、村會計三人捏造的,“種糧大戶”名下共1205畝土地,實際土地僅300多畝。劉書秦一家實際僅有7畝土地,村會計代鋒一家有4畝土地。劉書秦將賬戶存折掌握在自己手里,將領取到的10萬多元錢按照名單人員名下的實際畝數向他們發放種糧直補金,剩余870畝土地的種糧直補金至今不知去向。

    惠農政策如何真惠農?

    復興村村民黃守維告訴記者,村民將劉書秦等干部的貪污行為和證據向重慶市市長信箱舉報后,吐祥鎮紀委和鎮財政辦工作人員進行了核查,通過市長信箱【2008】22198號回復,記者看到,調查結果認為群眾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奉節縣檢察機關已對劉書秦等干部立案調查。

    按照中央的要求,有關部門在兌付農民種糧直補資金時要做到“五到戶”、“六不準”。

    “五到戶”指:政策宣傳到戶、清冊編制到戶、張榜公布到戶、通知發放到戶、資金兌付到戶。“六不準”是:不準虛報冒領補助資金,不準由村組集體代領補助資金,不準用補助資金抵頂任何款項,不準截留、擠占和挪用補助資金,不準借發補助資金存款折之機向農戶收取任何費用,不準無故拖延補助資金兌現時間。

    目前,少數村干部將中央的有關規定視若無物,其克扣冒領農民種糧直補款的行為,不僅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更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威信,敗壞了黨風、政風。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有關人士指出,要確保種糧直補金及時、順利發放,基層政府必須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要針對相關人群進行專項法制教育和宣傳。這需要面向主管領導、種子銷售商、村民委員會干部和村民等進行宣傳,闡明套取直補款可以構成貪污罪或者詐騙罪的道理,使村民知道幫助相關人員兌現款項(取款或者提供卡、存折等)屬于違法行為,甚至可以構成共同犯罪。堵住了取款這一環節,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這種犯罪發生。

    其次,應完善發放種糧直補的有關公示程序、加強對公示的監管。一方面,除了在村委會上報鄉鎮前、在鄉鎮上報農業局前要公示,同時也要求在農業局、財政局核準后,對核準數據在鄉鎮、村委會再次公示;另一方面,建立一種權威機制,對上報前公示的數據與上級最終核準返回的數據進行對照,確保不會出現未被公示而被核準的情況。此外,還應當在廣大村民中加強宣傳,要求他們對公示數據進行群眾監督。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