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主要侵害番茄的葉、莖、花、果,典型癥狀為黑色圓形具同心輪紋病斑,該病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可從氣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形成初生孢子,并通過氣流、雨水進行多次重復侵染。
當前,冬春茬番茄進入旺盛生長及果實迅速膨大期,基部葉片開始衰老,5月8日前十多天持續均溫在20℃,大棚相對濕度大于70%時數較長,對該病發生和流行十分有利。據永年縣植保站調查,4月26日至5月8日十多天時間,病株率就翻了一番,病葉率擴大了10倍,在老棚區、番茄連作區和移栽較早的區域發病較重,病棚率100%、病株率100%、病葉率54.2%,正在向外擴展流行。菜農應抓緊查治,控制蔓延勢頭。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摘除早期病葉;要注意通風,降低棚內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2.藥劑防治。
⑴對于未發病或輕發病田塊可采用誘導免疫防病法,即選擇具有誘導免疫調節性殺菌劑,如25%嘧菌酯懸乳劑(阿米西達)15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水劑600倍液、0.136%碧護1.5萬倍液等,在番茄生長中前期交替使用2~3次,可有效控制早疫病發生發展。
⑵發病田塊可選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25%丙環唑乳油3000~3750倍液或21%過氧乙酸300倍液或6.5%菌毒清(安腐)300倍液噴霧防治。(河北科技報 :杜自海 焦軍 趙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