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薯香滿園。10月30日全國淀粉型甘薯新品種展示與觀摩現場會在湖南汨羅舉行,來自全國的31個優質淀粉型甘薯品種集中亮相。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強,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許靖波,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科技部部長王立峰,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副處長何超,汨羅市副市長吳艷平等專家領導參加活動。
在桃林寺鎮雙墩村甘薯示范基地,不同品種甘薯長勢整齊、生機盎然。來自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的各崗站專家以及省內企業、種植戶代表們深入田間,實地察看品種表現,交流種植經驗,共探產業發展路徑。
“汨羅有比較傳統的甘薯種植歷史,種植規模也比較大,作為淺丘地區,汨羅具有代表性,在這個地方開觀摩會,也會對我們下一步在相同條件下的地區種植甘薯起到一個示范帶動的作用。”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強指出,利用邊際土地發展甘薯種植是“變廢為寶”,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湖南丘陵地區發展甘薯產業可借鑒該模式,更好地發揮甘薯增產增效的作用。
本次活動集田間觀摩、專題報告與技術培訓于一體。李強、胡良龍、唐忠厚、王俊等甘薯領域專家及企業負責人從《我國甘薯產業發展優勢、品種選育與鮮食利用》《我國甘薯生產技術裝備發展現狀與趨勢》《甘薯養分高效管理探索》等方面開展了分享交流。
后續,專家們將通過綜合對比抗病性、產量等核心指標,評選出最適合推廣的冠軍品種,為甘薯產業豐產豐收注入強勁動能。國家甘薯體系將以此次現場會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湖南的合作,推動更多滿足湖南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優質甘薯品種落地,讓小甘薯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黃金產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謝建 林子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