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三夏”小麥大規模機收已基本結束,科技助力糧食增產的成效不斷顯現。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作科所”)聯合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農業農村局,在惠民縣何坊街道張百戶村舉辦強筋高產小麥新品種“輪選49”千畝示范方實打驗收現場會。由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青島農業大學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對“輪選49”核心示范田塊進行實產驗收,每畝產量達726.29公斤。
“輪選49”是作科所與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合作育成的優質強筋小麥品種,2021年通過黃淮冬麥區北片國家審定和河南省審定,2023年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今年3月,山東恒晟種業有限公司正式引入該品種并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簽訂轉讓合同,標志著“輪選49”進入產業化推廣新階段。
“‘輪選49’具有分蘗成穗率高、抽穗較早、灌漿快、成熟較早等特性。”作科所成果轉化處肖永貴研究員介紹,在示范方中,畝穗數達70萬,穗粒數37粒,千粒重達38克,整體長勢優異。該品種抗性突出,能較好地應對莖基腐病、紋枯病等小麥常見病害,具有良好的抗旱、抗凍能力,并適應輕度鹽堿地種植。其根系發達,扎根深度可達1.2米,是保障復雜環境下小麥穩產高產的優選品種。
除了高產穩產廣適外,“輪選49”在品質指標上也表現出色。其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等均達到國家優質強筋標準,適合加工高品質面粉產品,契合當前糧食品質消費升級趨勢。
“這些年我種過不少小麥品種,還是覺得‘輪選49’的表現最穩定,今年我承包的麥田全部種上了這個品種。”張百戶村種植大戶劉海明告訴記者,“只要精細化管理到位,產量肯定不會低。”
山東恒晟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秀云介紹,常規品種每畝種子播種量約需30斤,而“輪選49”只需20斤到24斤,有效降低了農戶投入成本。同時,作為優質強筋麥,它的市場價格也高于普通小麥。“目前普通小麥每斤1.15元,而‘輪選49’能賣到1.28元,產量高、售價好,農戶自然愿意種。”吳秀云說。
因其良好的豐產性和市場前景,“輪選49”在黃淮海糧食主產區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正在加快。目前,該品種在山東省內累計推廣面積超過200萬畝,未來三年有望突破600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