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舉行,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亮相通道。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介紹,去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邁上了1.4萬億斤的新臺階,增產了221.8億斤。去年我們克服了比較嚴重的高溫干旱、極端洪澇、超強臺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獲得了這么一個好的成績,是高位基礎上的豐產穩產,農業豐收、糧食豐收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1.4萬億斤攤到全國14億人頭上,人均就是500公斤,人均500公斤的占有量超過了世界的平均水平。韓俊強調,我們作為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必須靠自己來養活自己,別人是靠不住的,所以說糧食安全這根弦要始終繃緊。
韓俊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把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作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我們去年的糧食產量已經邁上了1.4萬億斤的新臺階,我們也作了大量分析,這個邁上新臺階是有技術支撐的、是有投入支撐的、是有政策支撐的。最近三年,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平均已經超過1.39萬億斤,所以說確定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是經過嚴格科學論證的,經過努力也是可以實現的。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表示,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建設農業強國,科技是利器。我國現在農業科技創新整體上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去年達到63%以上。農業是一個最古老的產業、是一個傳統產業,但各種現代科技都可以在農業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像高端農機、生物育種、無人機、人工智能,現在在農業上用得越來越廣泛,大大提升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催生了農業的新質生產力。韓俊舉例說,過去說一畝地用幾斤種子,現在可以按粒來算,我在地方工作問農民“播幾斤種子”,農民說“用了幾千粒”,按粒來算。精量播種機可以節省種子,可以一次播全苗,它是增產的一項關鍵技術。很多科技在農業上應用前景是非常廣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