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韓太國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陳顯萍)春節假期后,河南省洛陽市廣袤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洛陽市農技系統及時組織技術人員下沉生產一線,聚焦水肥調控、病蟲防控等環節開展全程指導,確保技術服務全覆蓋。洛陽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技術團隊深入孟津區、偃師區等地的麥田,察墑情、看苗情、送技術,以“田間課堂”的形式指導農民搶抓農時,打好春季麥田管理“第一仗”。
在孟津區平樂鎮的一片麥田里,科技人員一邊蹲下察看麥苗長勢,一邊向農戶講解管理要點;在偃師區翟鎮鎮,農技人員手持墑情監測儀穿梭于麥壟間,實時采集土壤數據……“專家到田間地頭‘把脈’,心里踏實多了!”不少農戶表示。
今年洛陽市冬小麥播種面積達351.33萬畝,得益于播種期底墑充足,出苗質量整體良好,加之節前連續降雪有效補充土壤水分,當前麥田呈現出“苗齊、根壯、墑情穩”的喜人態勢。總體來看,今年小麥整地播種和出苗基礎是近年來較好的一年。
立春已過,氣溫逐步回升,小麥即將進入返青、起身、拔節的關鍵生長期。“這一時期是構建合理群體結構、培育壯稈大穗的‘窗口期’,管理措施直接關系到夏糧產量。”農技專家向農戶介紹,春季管理應當立足一個“早”字,突出一個“防”字,落實一個“細”字,分區域精準把控、分類型精準施策、分階段壓茬跟進,構建合理群體結構,搭好小麥豐產架子。
針對當前苗情,農技團隊提出“控旺苗、穩壯苗、促弱苗、防凍害、防病蟲”的精細化策略:對群體過大的旺苗田塊,采取鎮壓、推遲施肥等方式控制生長速度;對墑情適宜的壯苗麥田,科學追肥保穗增粒;對晚播弱苗區域,則通過增施葉面肥、淺鋤松土促根壯蘗。此外,針對春季氣溫波動大、病蟲害易發的特點,專家特別提醒農戶關注天氣變化,提前做好“倒春寒”防護,同時加強紋枯病、莖基腐病等病害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