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季節,低溫寡照天氣較多,不利于花芽分化,容易導致花果畸形,尤其是第一穗果或第一支瓜更容易畸形。畸形花果多是因花芽分化不良引起,那么該如何管理才能促進花芽正常分化呢?
深冬季節 蔬菜花期異常多
番茄畸形花多。主要原因是前期花芽分化不良,除去不可抗拒的氣候因素,還與菜農的不當管理有很大關系。
黃瓜“花打頂”。黃瓜“花打頂”在低溫天氣比較常見,誘發因素有很多,如澆水不當導致傷根或不發新根,使營養不足或植株吸收營養受阻。或者土壤板結,透氣性不良,直接影響根系活力。此外,在給黃瓜蘸藥時,若使用的蘸花藥劑濃度過大或長期連續使用,黃瓜體內的內源激素就會過高,形成雌花,雄花退化,成為只有老葉而無新葉的自封頂植株。
辣椒落花。辣椒是自花授粉作物,栽培過程中常出現落花落果的情況。其實,導致落花落果的原因有很多,一是養分不足引起子房枯萎;二是光照不足、溫度下降影響授粉及花粉管的伸長;三是花芽自身分化不良。
優化花芽分化 減少畸形花
調控棚室環境,避免低溫寡照。茄果類蔬菜白天棚溫控制在25℃—28℃,夜間在15℃左右,可促進植株生殖生長,有利于花芽分化,如果溫度長期超過30℃,將來易形成畸形花果。黃瓜花芽分化的最適溫度是白天25℃—30℃,夜間13℃—15℃,有利于黃瓜體內營養物質的積累,增加雌花數量和花芽分化質量。當前,低溫寡照的棚室環境是造成蔬菜花芽分化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菜農要注意通過除塵增光、覆膜保溫、靈活整枝等措施,改善棚內溫光條件,促進花芽分化。
補足營養,確保花芽分化正常進行。植株的營養狀況將直接影響到蔬菜的花芽分化和后期果實的發育,因此,在苗子定植后應立即補充多種營養元素,確保花芽分化正常,促進花好花多。菜農應根據底肥施用的不同,調整苗期所需補充的葉面肥種類,缺啥補啥。常用的促花效果較好的葉面肥包含硼肥、鈣肥和磷肥,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專門的促花葉面肥,如單硅酸、海藻酸等,菜農可半月噴灑一次,促進花芽分化。
調節蔬菜長勢,避免徒長。植株徒長是造成蔬菜花芽分化不良、開花坐果率低、畸形花果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蔬菜栽培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植株徒長。一般來說,控水控溫是最常用的控旺手段,應以此為主,結合助壯素、矮壯素等噴灑生長點進行控制。
少用含激素產品,避免植株激素失衡。深冬季節地溫低,菜農為了促進根系生長,往往會大量使用生根劑。而一些廉價的生根劑,里面往往含有植物生長調節劑,過量使用會造成植株體內激素失調,花芽分化必然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冬季選擇生根類產品時,應優先選擇優質的生物菌劑、甲殼素、海藻酸、腐植酸等產品,減少低檔水溶肥和劣質生根劑的使用,確保花芽分化少受影響。
摘除畸形花果,避免營養浪費。畸形花往往發育成畸形果,發現畸形花可直接摘掉。點花后幼果剛長出來時,就可以發現很多畸形花果,這些也要早發現早摘除。若菜農不舍得及時摘掉,就會造成正常果與畸形果之間相互爭奪營養,出現畸形果長不好、正常果長不大的現象。因此,菜農要注重疏花疏果,及時去掉各類畸形花、畸形果,減少養分消耗,以免影響后期的花芽分化。
做好保花保果措施花多果多
當前,菜農普遍采用的保花保果措施是點(蘸)花。點(蘸)花在保花保果、降低畸形果發生率、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但是操作不當也容易導致畸形花果的出現。
靈活調整點(蘸)花藥濃度。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溫度,不同的品種,點(蘸)花藥的濃度不一樣。另外,因為棚室環境、點花習慣等不同,每個人最適合的點(蘸)花藥配方也存在一定差別,因此,菜農要根據季節變化及時調整點(蘸)花藥的濃度。在更換點(蘸)花藥時,即使是同一配方,也要先進行試驗,以免出現問題造成損失。
掌握點(蘸)花時間。不同蔬菜適宜的點(蘸)花時間是不一樣的。例如,干花黃瓜一般在黃瓜雌花花朵剛開放時蘸花;番茄一般在花瓣綻放到大喇叭口時期,花瓣顏色呈現鮮亮黃色時點花最佳;茄子點花最好是在花朵剛剛開放或半開時進行為宜。
注意點(蘸)花方法。點(蘸)花時,一定要注意藥液的使用量不要過多,以免滴到植株生長點上或葉片上發生激素中毒。例如,在蘸黃瓜時,有些菜農只是蘸了蘸黃瓜頭,這樣易導致畸形瓜,有些菜農一直蘸到瓜根處,容易導致激素中毒。有經驗的菜農認為:蘸瓜藥蘸到瓜條的2/3處為宜,番茄點花僅涂抹穗軸與果柄的連接處即可。
(本版內容由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董文蘭參考《北方蔬菜報》、全國農技推廣網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