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市場分析預警團隊首席分析師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周向陽


指標解釋與數據來源: 1.平衡表年度指當年1-12月,為自然年; 2.大蒜生產、庫存、消費、損耗僅指秋冬季種植的大蒜; 3.大蒜的數量均指干蒜; 4.大蒜產量及面積:數據源自中國農科院遙感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山東農業大學監測數據、調研數據等; 5.期初庫存指當年1月1日大蒜庫存量,期末庫存指當年12月31日大蒜庫存量; 6.庫存數據源自專家估計、實地調研等綜合評估; 7.進口量、出口量:數據源自中國海關總署,并對蒜片等進行折算; 8.國內消費量:根據鮮食消費、加工消費等進行估算,鮮食消費量數據源自專家估計、實地調研等綜合評估; 9.加工消費量:數據源自專家估計、實地調研等綜合評估; 10.種用消費量=播種面積*畝均用種量,而每畝平均用種量源自調研數據; 11.損耗量:指大蒜在生產、收獲、運輸、加工、儲存、消費等環節的累計損耗量; 12.國內市場批發均價:數據源自全國528個批發市場價格數據,包括產地批發市場和銷地批發市場。
編者按:為探索形成以市場信息引導農產品產銷平衡的機制,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聯合大蒜產業鏈市場主體,組建了大蒜市場分析預警團隊。目前,主產區新季大蒜播種已基本結束,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聯合中國氣象局等部門和大蒜產業鏈主體會商研判大蒜生產和市場形勢,發布大蒜供需平衡表,形成系列專題報告,現摘編發布,供業界參考。
需要說明的是,有關發布內容及觀點由專家綜合各方面情況估計所得,不構成投資建議。
截至10月底,主產區新季大蒜播種基本結束。受近兩年大蒜種植經濟效益較好影響,蒜農生產積極性較高,大蒜播種面積呈現主產區穩中略增、其他地區普遍增加態勢。11月預計,2025年,中國大蒜面積為1188萬畝,比上年增加57萬畝;大蒜播種期各主產區總體氣象條件利于大蒜生長,土壤墑情較好,預計單產為1.22噸/畝,與上年持平;產量為1449萬噸,比上年增加69萬噸;經濟筑底企穩,消費回升向好,預計2025年大蒜鮮食消費量為499萬噸,比上年增加17萬噸;加工消費量為376萬噸,比上年增加12萬噸。據中國氣象局評估,目前各主產區氣溫較常年偏高,可能會造成大蒜旺長,增加越冬受凍風險。后期需密切關注天氣對各主產區大蒜產量的影響。

掃碼查看系列專題報告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