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部分秋茬西紅柿都已經進入轉色期,但近日不少菜農反映,自家種植的西紅柿,出現了青皮果等轉色不良的情況。眼瞅著好好的西紅柿就要賣錢,遇到了轉色不均勻的情況,菜農很心焦。在西紅柿進入轉色期前后,管理要與之前有所區別,才能保證西紅柿轉色均勻,長成精品果。
西紅柿轉色影響因素可不少
西紅柿轉色,是由于西紅柿中葉綠素得到分解產生茄紅素,當茄紅素足夠多時才會轉色。而影響茄紅素生成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導致。
溫度影響
茄紅素的形成需要適宜的白天溫度為18℃-26℃,適宜的晝夜溫差為10℃左右,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影響茄紅素生成。所以,當棚內白天溫度高于32℃,夜間低于13℃時,茄紅素形成受到干擾和破壞。
用肥不合理
在土壤養分嚴重不均衡的情況下,西紅柿果實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很大影響,如缺磷會影響西紅柿成熟期,使得轉色延遲;缺鎂會導致葉片黃化,營養合成受阻;施用氮肥過多,鉀肥施用不足,在氮高鉀低的情況下,葉綠素就會升高,致使葉綠素分解推遲或延緩,影響茄紅素在果實上的形成,導致轉色緩慢或轉色不均。
根系不良,營養吸收障礙
當根量少或發生根部病害時,西紅柿吸收營養的功能就會降低,也會導致植株因營養供應不足而影響果實轉色。如今年初秋氣溫高,遮光降溫頻繁,植株徒長較為明顯,使得西紅柿根系擴展不夠,膨果期肥水猛攻造成地表根系受損,影響根系對養分的吸收。
措施做到位 西紅柿轉色好
找到了造成西紅柿轉色異常的原因,建議菜農改進日常管理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調控好溫度促茄紅素形成
當棚內溫度超過35℃時,番茄紅素容易被分解,導致果實顏色發黃。建議合理放風,科學調控棚內溫度,將棚內白天控制在28℃左右,不要超過32℃,以利于西紅柿正常轉色。
均衡施肥
補充營養
當第一穗果實開始轉色時,上部果實還在膨大,為保證下部果實正常轉色和上部果實膨大,需要把握氮磷鉀以及中微量元素等營養的合理供應。葉面肥的補充是滿足植株養分需求和促進膨果轉色的良好方式。根據植株生長的狀態,可以選擇合適的葉面肥交替噴灑。如功能性葉面肥等,促進葉片良好生長的同時,提升果實品質和轉色。營養型葉面肥,彌補根系吸收養分的不足,促進上部果實膨果的養分需求。中微量元素葉面肥,合理噴灑鈣硼等中微量元素葉面肥,提高果皮柔韌度,減少裂果和臍腐病等生理性問題的發生,還可使轉色更均勻。
已經出現轉色不良的棚室,建議及時補充葉面肥,調整植株體內養分狀況,促進果實轉色。
打牢基礎 養好根系
如果西紅柿前期管理不當,根系受損,受害后恢復能力差,是造成根系不好的主要原因。生產中要注意根系的養護,增加生根劑、生物菌肥和缺乏元素的補充,提高根系吸收能力,避免后期出現果實轉色不好的問題。同時要注意合理澆水,澆水的間隔時間根據土壤墑情、植株長勢和天氣變化,選擇合理時機澆水,一次性澆水量不宜過大。澆水的間隔時間要相對穩定,切忌忽干忽濕。
合理摘葉 促果實轉色
摘葉是西紅柿生產中的一項必要管理措施,然而在生產中,經常遇到過度摘葉的情況,不但能引發皴皮裂果等生理性問題,而且會造成光合產物供應不足。此時底部果實雖然開始轉色成熟,但上部果實仍然處于膨大期,過度摘葉使得營養供應出現不足,影響果實膨大與轉色,減產明顯。摘葉時應該既能保證果實生長所需的干物質,又不會造成田間郁閉的環境。摘除下部葉片時,應保留轉色期果穗以上的所有葉片,不可一次性摘葉過多。
預防為主 防葉部病害
隨著外界溫度降低,棚室內逐漸形成高濕環境,容易誘發西紅柿中后期病害的發生,當前應重點做好灰葉斑病、晚疫病、灰霉病、綿疫病和細菌性病害的預防。
灰葉斑病,該病能夠同時危害葉片、葉柄、莖稈和萼片、果實等多個部位。發病初期在葉部形成豆粒樣黑褐色病斑,遇晴好天氣或濕度小時,病斑易破裂。發病速度較快,導致植株葉片密布病斑、黃化,并形成早衰狀態,對植株長勢和產量影響較大。注意控制棚室內濕度,適當噴灑葉面肥,提升葉片抗病能力。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以噴灑百菌清或苯醚甲環唑,進行預防。
晚疫病危害葉片、果實和莖稈,造成葉片部位灰黑色大病斑和果實部位的黑褐色云紋斑,并能夠造成莖稈黑稈現象,發病速度快,濕度大時,病部有稀疏的白色霉層。降低濕度的同時,可以選擇烯酰嗎啉或甲霜靈或霜脲氰等藥劑進行預防。
灰霉病和綿疫病是果實部位的重要病害,容易造成果實部位受害脫落,對產量影響極大。注意清除果實萼片部位的殘花,藥劑噴灑可以選擇腐霉利加烯酰嗎啉或啶酰菌胺加甲霜靈進行預防。
櫻桃番茄口感差癥結出在管理上
山東壽光孫家集街道一位菜農咨詢說,大棚內的櫻桃番茄口感不好,檢測糖度僅有4.5,根本賣不上價。請問如何管理才能讓櫻桃番茄糖度高、口感好?
想要種出品質上乘、口感好的櫻桃番茄,品種和栽培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措施。通過選對品種及調控管理,可以調節櫻桃番茄的糖酸比,改善果實的內在品質,增加果實糖度,從而提高口感。
選擇口感型品種,加強栽培管理,適當降低種植密度。稀植可使植株間更透光,讓果實得到更多的陽光照射,利于糖分積累和合成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一般建議采用起高壟大小行的栽培模式,壟高15-20厘米,大行距90厘米左右,小行距60厘米左右,雙稈整枝。
增施有機肥,肥水管理要適宜。通常在管理過程中,建議結果期沖施大、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搭配高品質功能型肥料,一定做到小水勤澆,確保土壤不會忽干忽濕。當櫻桃番茄進入膨果轉色期,要適當增加鉀肥的用量,并盡量控制澆水,尤其是果實采摘前,最好不要澆水,這樣利于糖分積累,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果實的品質,增強口感。
采用熊蜂授粉,提高果實的成熟度,這樣糖酸比更適宜,吃起來口感也更好。
(本版內容由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董文蘭參考《北方蔬菜報》《農村大眾》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