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丹陽市
農業保險撐起設施農業“防護傘”
今年第13號臺風“貝碧嘉”過境江蘇省丹陽市,大風和強降雨災害對全市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設施大棚受災較為嚴重。臺風過境后,丹陽市農險辦及時部署各保險機構第一時間開展災后理賠,切實做到“應賠盡賠”“應賠快賠”,最大程度降低農戶損失。
“這些都是去年新搭建的大棚,可以抗御八九級臺風,但在‘貝碧嘉’帶來的十多級狂風暴雨侵襲下,大棚鋼管全都垮塌變形、棚膜撕裂,連地里生長的莧菜也被全部損毀,這場災害讓我損失了十多萬元。”丹陽市導墅鎮下琴村村民王永青一邊清理受損廢棄的鋼管,一邊對記者說道。
據介紹,丹陽市發展設施農業,綜合利用集中大棚,推動蔬菜產業實現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綠色化發展,充實百姓的“錢袋子”。王永青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與三家親戚共流轉了40畝土地種植大棚蔬菜。王永青說:“幸好大家投保了政策性農業保險,他們4戶受災戶總賠付資金23萬多元,平均每家5萬多元,不僅彌補了一些災害損失,還解除了災后生產自救的‘燃眉之急’。”
國慶節前后,正是受損設施大棚加緊修復的忙季。截至目前,王永青已搭建好了四五畝新大棚,他準備先種植一批茼蒿、藥芹,剩余的田塊將采用分批搭建、分批種植的模式,爭取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在丹陽市皇塘鎮張埝村種菜大戶張永鳳的蔬菜基地,張永鳳和妻子正將散亂的棚架及棚膜移至機耕路邊。基地所產的毛白菜、生菜、藥芹等蔬菜,主要面向無錫中小學校進行配供,一個月供應量在20萬斤左右。“這50畝的蔬菜大棚是今年六七月份擴建的,雖然在臺風來臨前對大棚進行了加固,但在‘貝碧嘉’的肆虐下仍遭到毀滅性打擊。”張永鳳說道。
除了這50畝蔬菜大棚,張永鳳在皇塘鎮丁橋村的35畝蔬菜大棚也受了災,幸好在政府的支持下投了農業保險,這兩個蔬菜基地總計理賠款55萬多元。張永鳳介紹,“真是雪中送炭呀,就在我們一籌莫展之際,人保財險送來了設施大棚理賠款,我們可以及時修復蔬菜基地,將自然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防災減損職能,及時高效做好救災工作,人保財險丹陽支公司優化理賠流程,開設“綠色通道”為農民提供更加優質快捷的服務,使受災種植戶有力有序投入到災后設施恢復和生產自救工作中。
截至目前,人保財險丹陽支公司勘查定損的受災大棚蔬果種植戶共426戶,受災面積6561.7畝,合計賠付金額1792.91萬元。從申請理賠到理賠款到賬僅用5天時間,為大棚蔬果種植戶恢復災后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大限度減少了受災農戶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