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濤
我省種業需要補齊的短板是什么?如何用創新賦能我省種業高質量發展?10月25日,由省農科院舉辦的“新質生產力助推種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新階段助推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近年來,我省在種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企業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但在技術手段、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短板,因此需要匯聚種業各領域專家的智慧,從戰略層面為種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是當今時代創新最為活躍的兩大領域,在種業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國正以此為基礎,在種業科技創新的政策取向上不斷強化種質資源挖掘‘保護庫’、提升核心育種手段‘技術鏈’,夯實研發經費和人才投入‘支撐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機制。”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毛世平表示。
河南省種業發展中心主任張道明說,我省種業發展取得很多成就,但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在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上,需要從農業良種聯合攻關等方面進行不斷謀劃。
“培育推廣高油酸花生品種,能更好推動花生育種技術進步與發展花生新質生產力。”張新友表示,“目前我們在花生遠緣雜交育種技術體系、重要性狀基因挖掘、分子標記開發等前沿技術研究方面正在不斷取得創新。”
“在農業領域,玉米作為重要糧食作物,對氮肥的需求較高,可是過量氮肥的使用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還對環境和氣候造成了負面影響。近年來,科學家們致力研究提高玉米固氮能力以減少對化學氮肥的依賴,我們正在圍繞固氮玉米的培育不斷進行探索,這是一個前沿課題,對玉米產業綠色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吳建宇說。
現代種業企業是種業科技創新的主體,最能感受到種業需求、技術和政策等方面的變化。“以秋樂種業為例,我們不斷從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人才梯度建設、產業鏈育繁推服一體化建設等方面進行戰略布局,實現了好品種和好種子的持續產出。”河南秋樂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傳偉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