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在小麥出苗后15天左右,主莖長出第4片葉子,分蘗節中第1個小節中的葉腋部位長出第1片分蘗。我們通常將全田50%小麥、第一個分蘗伸出葉鞘1.5至2.0cm時稱為小麥分蘗期。
從時間上來說,例如陜西漢中小麥分蘗期通常在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底。小麥分蘗一般在年前可達到80%左右,且多是有效分蘗,能夠提高畝穗數,年后20%左右的分蘗多是無效分蘗。分蘗期可分為越冬期、返青期和起身期;分蘗期管理關鍵是促根壯苗、保證單位面積的有效分蘗數,為多穗、大穗打下基礎。
那么,我們如何利用小麥分蘗期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產量呢?小編認為,應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適時冬灌補肥、保溫保墑,確保麥苗安全越冬;
2.若遇寒潮或霜凍天氣,每畝追施尿素5至10公斤,可促進小麥分蘗及新生的分蘗成穗;
3.促弱控旺、調節群體大小。
苗弱田塊,可適時噴施含氨基酸、腐殖酸或海藻酸水溶肥料及蕓苔素內酯等,以促進根系發育、鞏固冬前分蘗;旺長麥田,可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旺苗徒長,以減少無效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