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縣近年來積極探索農業種植新模式,打破當地傳統一年只能種一茬農作物的觀念,引導農民在小麥收割完后,快速復耕復播一茬蕎麥。蕎麥生長周期短,耐旱且耐瘠,決定了它能在干旱貧瘠的土地上獲得比其他作物更高的經濟效益,是幫農民實現一田兩收、增產致富的好產業。
近日,隨著靜寧縣八里鎮紅林村2000畝小麥的收割完成,村干部動員群眾將復種蕎麥提上了日程。村里組織大中小機械齊上陣,集中播種蕎麥,目前播種正在進行,一周后2000畝蕎麥將全部完成播種。
“過去我家里的地只種植冬小麥,種植單一,效益不高。今年村上通過輪作倒茬,‘小麥+蕎麥’復種,為我們免費配送蕎麥種子,再加上統一提供化肥、農藥這些農資,成本省下不少,還有技術指導服務,我們種糧底氣更足了。”紅林村村民呂團林高興地說。
在三合鄉的高標準農田里,農機轟鳴。村民正忙著在收完小麥的地塊復播蕎麥,只見播種機來回穿梭,翻耕土地,播撒種子,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據了解,今年三合鄉利用社會化服務項目對集中示范點6000畝小麥進行了收割,并對土地進行了翻耕,準備種植3500畝茬蕎,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70%的種植任務。
今后,靜寧縣將持續推廣麥后復播模式,提高土地復用率,拓寬群眾增收致富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