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省農學會、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的組織下,湖南省一批從事水稻栽培、育種、植保的專家走進省農科院試驗田,就我省當前水稻生產形勢進行分析,并提出救災補損技術意見。
“像這種水稻就得了白葉枯病。”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拿起水稻樣本仔細觀察。他介紹,水稻因受到洪水浸泡,抗病抗逆能力顯著降低,各種病原生物隨洪水漂流擴散,疊加高溫高濕氣候條件,極易引發水稻病蟲害。
“6月5日左右齊穗的水稻已經‘躲’過了這場暴雨,產量較為可觀,畝產500公斤左右。暴雨影響的主要是極少部分移栽較遲、在抽穗揚花期遇上連續降雨的早稻。”省農科院院長余應弘在評估后認為,“重點防治稻瘟病,要能救則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