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2024年中俄作物分子育種研討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俄羅斯遠東國立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俄羅斯國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全俄大豆研究所和東北農業大學聯合主辦。來自俄方24家和中方41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共計14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圍繞分子育種科技發展前沿,聚焦中俄兩國作物種質鑒定及高效利用、作物育種新方法及智能工具、作物優異基因挖掘及育種利用、作物多組學大數據研發及應用等領域的研究進展和合作需求,進一步促進和加強中俄兩國農業領域的深入合作,為兩國作物分子育種專家提供了深入交流,開拓創新的合作平臺。
中俄兩國從事作物分子育種相關研究的29名與會專家分別介紹了兩國大豆、水稻、小麥和玉米等作物分子育種研究現狀及重要進展,圍繞兩國在作物分子育種領域前沿和未來合作方向進行了討論,提出了建設性和前瞻性的意見。會上還發布了《2024中俄作物分子育種研討會哈爾濱聯合倡議》。
會議期間,來自8家科研院所的20余名俄羅斯專家參觀了東北地理所。“十四五”期間,該所建成40萬個株系的大豆突變體種質資源庫和大豆多基因聚合技術平臺;應用分子設計育種技術選育出國內北方新品種“東稻122”“東生118”等高產、高油酸和耐鹽堿品種;5個優質大豆品種通過了農業農村部進出口審批,今年已經在俄羅斯開展了品種區域實驗,為促進中俄兩國優質作物品種整合和種業振興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