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久鋒 見習記者 劉佳興)近日,在貴州省農業科學院“2023年重大科技成果發布會”上,集中發布了6項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及兩項技術專利,新品種研發,新技術轉化應用,服務地方農業發展,引領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立足貴州特色產業,著力推進高效種植養殖、精深加工、耕地質量與農業節水、綠色投入品以及農產品質量標準等環節重點攻關,取得了顯著成果,不斷解決相關產業技術“卡脖子”問題。尤其是以種業振興為抓手,圍繞各個領域,發掘了一批特色、珍稀、瀕危優異資源,篩選出一批有重要利用價值和開發潛力的優異種質,創制了一批高產優質廣適抗逆育種新材料。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重大創新成果涵蓋了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多個農業領域。其中,高產優質廣適玉米新品種“康農玉8009”、高產廣適蛋白大豆新品種“黔豆12號”推廣應用畝增產10%以上;高產高油油菜新品種“油研2020”含油量突破52%,獲貴州省2022年十大科技成果獎,被遴選為“向科技要產能專項行動”重點主推品種;爆米花香優質水稻新品種“筑香19”食味品質得分超出試驗標準對照2.4%;豐產優質雜交水稻新品種“興兩優578”,稻米品質達部頒一級米標準;早熟高產油菜新品種“黔油早2號”,是貴州省十大農業主導品種;兩項專項技術分別為夏秋茶“增鮮降澀”生產加工技術及農業生物質養分資源高效多元化循環利用,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提升了特色農業的綜合產值。
2021年以來,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新增收集保存地方特色資源3000余份,高質量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和畜禽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系統收集保存評估7個貴州地方豬性能,破解貴州特色豬產業發展的種源瓶頸;完成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等3600份地方特色種質資源;創制1000余個核心種質,挖掘出重要農藝性狀關鍵基因200余個;創制育種親本材料2000多份;選育新品種232個;突破了高效種植養殖、精深加工、耕地質量與農業節水、農業綠色發展等關鍵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