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河南省鄧州市羅莊鎮羅西村的千畝高標準農田內,金穗翻滾,機聲隆隆,田間地頭一輛輛聯合收割機、運糧車來回穿梭,拉開了該市小麥收割的序幕。
“我今年種了100多畝小麥,今年雨水足,鎮里在播種、施肥、噴藥等方面,都會及時指導,雖然是崗坡地,預計畝產在1100斤左右。”羅西村種植大戶郭原溫說。
據悉,羅莊鎮緊盯小麥后期田間管理不放松,對小麥進行“一噴三防”,有效防治小麥赤霉病等病蟲害發生。提早做好小麥機收準備,建好機手群、糧食收貯群、“三夏”志愿服務群,加強對農業機械的組織檢修,做好油料儲備。聯系鎮內13家糧食收貯點,建成烘干設備5套,日烘干能力600余噸,保障糧食及時烘干儲存。全鎮組建23支志愿服務隊,投入到“三夏”生產工作一線,幫助群眾搶收搶種。目前該鎮收割機已經到達80多臺,預計一周時間全鎮小麥收割即可完成。
“鄧州市對我們吃、住、行都照顧得很周到,這幾天麥收業務都排得滿滿的,今天已經收了100多畝麥子。”來自山西省的農機手王紅星說,他連續六年都在羅莊鎮開展麥收,每天要完成200多畝小麥的收割任務。
鄧州市小麥常年種植面積220萬畝左右,為確保三夏生產有序開展,該市上下聯動,根據小麥生長情況,提前對全市28個鄉鎮626個村收割機進行摸底統計,做好本地自有3000余臺聯合收割機維修保養,并與跨區作業組織和機手做好對接,滿足全市高峰全面麥收5500臺的需求。在入鄧高速口和農機大市場設立“三夏”跨區作業服務站5個,科學調度作業機械。開通“三夏”農機服務熱線,多途徑發布機收時間、作業價格、作業需求等信息及相關政策,積極引導機械有序流動、安全高效作業。
截至目前,鄧州市已檢修收割機、播種機、秸稈打捆機等各類農機具4.2萬套,聯系外地收割機2000余臺,建成烘干設備120多臺,日烘干能力達1.8萬噸,確保小麥顆粒歸倉,秋糧適時播種,全力服務“三夏”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