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湖南省汨羅市15.23萬畝油菜進入收割期。田間地頭橙黃一片,油菜籽顆粒飽滿。收割機來回穿梭,在轟隆的馬達聲中,將一排排油菜卷入機器,快速完成脫粒。目前,該市已收割油菜約7萬畝,預計5月底前全面完成收割。
汨羅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深入弼時鎮白沙村種植大戶范史文的300畝“水稻+油菜”輪作示范片基地,現場考察油菜長勢,并對該基地測產驗收:“扣除水分和雜質,畝產油菜籽201.42公斤,達到全市今年夏收油菜高產競賽一等獎產量標準,獎勵2萬元。”據統計,較汨羅市去年油菜平均畝產125.22公斤,該示范片基地畝產提高76.2公斤,創該市油菜畝產新紀錄。
弼時鎮大力推廣“優質水稻+油菜”輪作模式,冬閑田變增收田。“2022年我種了800畝油菜,增收近40萬元。2023年9月收完水稻,我又立馬翻耕,種上1000畝油菜。”范史文告訴記者。
今年,弼時鎮共種植油菜7750畝。該鎮農業工作負責人楊浩介紹,油菜籽殼、油菜稈還田,有助于土壤增肥與水稻提質增產。收割完油菜再種植晚稻,不僅減少農田閑置,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汨羅市加快發展綠色高效油菜產業,挖掘油菜面積擴種和產能提升潛力。2023年,汨羅整合產油大縣、耕地輪作、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三大項目資金,給農戶免費配送種子和硼肥,并對生產環節給予補助,大力促進秋冬油菜生產,帶動該市秋冬油菜種植。
為提升油菜產能,該市農業農村局組建專家技術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分片對15個鄉鎮的油菜生產進行播種技術指導,落實越冬期防凍、初花期“一促四防”、清溝理墑、病蟲防控等技術措施,有力推動全市油菜奪高產、創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