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生產用工,簡化棉花栽培,提高周年兩熟接茬種植效率,變革傳統種植方式,變“移栽棉”為“直播棉”。“種肥同播”技術是直播棉種植的核心技術之一,是棉花齊苗壯苗的關鍵;可提高肥料利用率、省時省工省力,還能有效解決棉花生長中、后期追肥難等問題,實現棉花生產施肥機械化、輕簡化、高效化。在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安徽綜合試驗站、安徽省油料產業技術體系的技術指導下形成以下技術要點:
一、適宜棉花品種
直播棉“種肥同播”棉種宜選用早熟性好、高產優質、成鈴吐絮集中、脫葉敏感、含絮力適中的短季棉品種。選購脫絨包衣種子,質量達到國家相關規定標準,即凈度≥99%,發芽率≥80%,含水率≤12%。播種前一周對種子進行晾曬,剔除癟粒、破粒等不良種子,提高棉種質量。
二、配方緩控釋肥料
直播棉種植密度大,生育后期追肥難且費工;肥料一次性基施用量大,常規肥料容易造成燒種、燒苗。選用適量緩控釋復合肥(氮磷鉀比為1:0.3~0.5:0.8~1,其中氮肥釋放時間為60~90天)或棉花專用緩控釋肥一次性施入,以氮肥計算約每畝施用純氮8~12公斤為宜,可確保前期不燒種、不燒苗,中期營養足,后期不脫肥。過量常規肥料、非顆粒型肥料等不宜進行種肥同播。
三、種肥同播技術
2 精量播種。采用“一穴一粒”精量播種,可減少用種量,無需間苗、定苗,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提高棉花整齊度,實現一播全苗。精量播種選用光子或包衣棉種,用種量為1.0~1.5公斤/畝。
3 種肥同播。利用播種施肥一體化機械,隨棉種將棉花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性側深溝施,即一行棉花對應一行肥料,施肥行與播種行最小距離15厘米,肥料溝施深度10~15厘米;一般要求選購適宜的配方緩控釋肥,用量為40~60公斤/畝。棉花播種行距76厘米,播種深度3.0厘米左右。
4 化學除草。棉田雜草防控是關鍵,特別是棉花播種后至苗期,棉田雜草種類多、數量大,極易造成棉花苗期草害。宜以苗前化學除草為主,在棉花播種后,施用苗前封閉除草劑;播種后24小時內,畝均噴施33%二甲戊靈乳油100ml+50%乙草胺乳油100ml或33%二甲戊靈乳油100ml+72%異丙甲草胺乳油100ml或與之相當的除草劑,進行封閉除草。
四、種肥同播注意事項
1 長江流域棉花生長季節雨水較多,棉花種植需整廂起壟,開好“三溝”,預防雨澇災害;一般播種廂面寬幅200厘米,溝寬30厘米。
2 棉花邊行施肥溝應在廂面,距離播種行不小于15厘米。
3 播種時應充分考慮土壤墑情和天氣情況,不宜過干與過濕。
4 播種過程中,需隨時觀察播種施肥機械下種、下肥情況,防止漏種漏肥,造成田間缺株斷壟和部分缺肥。
5 播后覆土不嚴時需人工蓋土,防止種子外露不出苗(特別是地頭拐彎處)。
6 封閉除草劑噴施一般需土壤保持濕潤,以傍晚噴施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