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日,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十周年。國家安全部今天公布幾起危害我國國家安全典型案件。
國家安全機關斬斷竊取
我國稻種及制種技術的境外“黑手”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國計民生。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持續加大對我國糧食領域滲透力度,竊取我國核心科研情報,對我國水稻種業核心競爭力與糧食安全造成顯著危害。針對這一突出情況,國家安全機關主動出擊,2022至2023年集中破獲系列間諜竊密案件,依法調查審查涉案人員近百名、查處重點涉案企業11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
在一起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竊取我國稻種及制種技術案件中,國家安全機關查明,朱某某,原為國內某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為了撈取個人經濟利益,朱某某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建立所謂“合作”關系,并對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要求“來者不拒”,以“合作制種”名義,先后向對方違規出售5種親本稻種,獲得了超出正常售價的回報。為了進一步拓展所謂“業務”,朱某某又創辦一家新的農業科技公司,通過這家公司,繼續向境外大量出賣我國優質親本稻種。
經國家相關保密部門鑒定,朱某某向境外非法提供的種子為情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朱某某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4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為境外非法提供情報罪”判處朱某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此外,國家安全機關還依法對其余17名涉案對象給予行政處罰,并對涉案企業深挖細查,進一步查明個別國內種業企業長期以來罔法逐利,持續大量向境外國家非法出售我國各類優質種源情況,有效消除了我國糧食領域重大安全隱患。
近年來,國家安全機關依法打擊糧食安全領域的各類間諜竊密活動,重拳出擊斬斷境外伸向我國種質資源的竊密“黑手”,有力防范制止了糧食安全領域失泄密風險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