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五谷豐熟,豐收的場景在祖國大江南北鋪展開一幅幅令人欣喜的金色畫卷。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各地張雜谷種植區的豐收喜訊也紛至沓來。
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沉甸甸的谷穗在風中搖曳,翻騰的谷浪中,沉浮著無數個幸福的笑臉。豐收的喜悅沖談了耕耘的疲憊,辛勤的勞作換來了稻谷滿倉。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里,勤勞的農民們淳樸喜悅的身影,為這個金秋奉獻出了最美的景色。
接下來,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全國的高產谷王都花落誰家吧?

全國各地張雜谷“高產谷王”
全國谷子高產“狀元”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 張存
種植張雜谷13號7畝,平均畝產1480斤

全國谷子高產“榜眼”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 羅永功
種植張雜谷13號5畝,平均畝產1432斤

全國谷子高產“探花”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侯祥雨
種植張雜谷13號30.9畝,平均畝產1308斤

全國谷子高產 第四名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 楊存仕
種植張雜谷13號4.6畝,平均畝產1295斤

全國谷子高產 第五名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 李全寶
種植張雜谷13號5畝,平均畝產1290斤

全國谷子高產 第六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石振才
種植張雜谷13號378畝,平均畝產1280斤

全國谷子高產 第七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劉生明
種植張雜谷13號103畝,平均畝產1256斤

全國谷子高產 第八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王金虎
種植張雜谷13號190畝,平均畝產1253斤

全國谷子高產 第九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劉龍
種植張雜谷13號110畝,平均畝產1240斤

全國谷子高產 第十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秦召豐
種植張雜谷13號6.6畝,平均畝產1233斤

目前,張雜谷系列品種憑借其根系發達、抗旱性強、適應性廣、優質高產等特點,已成為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明星作物。據統計,張雜谷谷種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50%,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在全國累計推廣4000多萬畝,增產糧食40多億公斤,節水80億立方米。

豐收,是大地的贊歌,也是科技與智慧的結晶。2023年是氣候多變的一年,張雜谷面對環境的挑戰,通過自身超強的適應性、優秀的耐旱耐鹽堿能力,依然為農民的豐產增收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讓我們懷著感恩之心,珍惜每一次豐收,用辛勤的勞作和智慧的付出,讓張雜谷在世界各地綻放華彩,為糧食安全、作物增產、農民增收作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