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023年安徽(第五屆)優質稻品種食味品鑒暨首屆“皖美大米”品牌評選活動結果正式公布。




此次活動旨在集中推介安徽好品種、好大米,培育優質稻米品牌,推動安徽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深入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進一步優化水稻品種結構,培育優質稻米品牌,推動安徽省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由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安徽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安徽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安徽省作物學會、安徽省種子協會共同組織開展2023年安徽(第五屆)優質稻品種食味品鑒暨首屆“皖美大米”品牌評選,通過連續多年舉辦品鑒選活動,推介一批適宜該省推廣種植的優質稻品種,打造出一批優質的“品種+產地+品牌”,使該省水稻由“種得好”向“產得優”“賣得俏”轉變。
“此次活動獲獎涵蓋13個地市,24家育種單位,30家品牌企業。這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穩定糧食生產決策部署、農業農村部工作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潘鑫表示,安徽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進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打造“千億斤江淮糧倉”。全省糧食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800億斤以上,2023年,糧食總產830.16億斤、播種面積1.1億畝,再創歷史新高,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安徽省近年全力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培育農業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持續推動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優鏈、優農,把品種做優,把品質做高,把品牌做強,全力推動皖糧產業升級。全省上下謀定快動,真抓實干,稻米全產業鏈建設成效顯著。通過持續推進“按圖索稻”,組織指導各地開展優質稻米種植基地建設和企業品牌培育,全省優質專用水稻種植達3000萬畝,占總面積80%。優質品種推廣步伐加快,全省386個單品種集中連片,5000畝以上的411.35萬畝。全省擁有糧油類中國馳名商標27個、綠色食品認證產品1405個、有機食品認證產品781個。全省培育區域公用大米品牌8個(南陵大米、蕪湖大米、含山大米、鳳陽貢米、店集貢米、白蓮坡貢米、潁上大米、馬店糯米);農業農村部名特優新農產品18個(石臺硒米、望江大米、灣沚再生稻、桐城大米、南陵大米、霍邱蝦田米、旌德大米、廬江大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