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村局,長白山管委會農業農村和水利局,長春新區農委,梅河口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各有關企事業單位:
為加快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支撐保障作用,促進農業強省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廳組織相關農業科研和推廣單位對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農作物進行了品種試驗、示范及鑒評,經專家綜合評定,優選出適合全省不同區域種植的農業主導品種126個,其中,玉米59個、水稻34個,大豆33個;在廣泛征集、形式審查、專家盲評的基礎上,綜合產業規模、行業影響力、技術成熟度、推廣面積和應用前景等因素,確定全省農業十大重點主推技術10項、主推實用技術75項,作為吉林省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現予以推介發布。
請各地及有關單位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做好農作物主導品種推薦和主推技術指導工作。
附件:吉林省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
2023年12月21日
附件
吉林省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一、主導品種(126個)
(一)玉米主導品種(59個)
中早熟區(7個):翔玉878、潤民66、科育2028、吉農大366、吉單626、吉云玉506、宏興909。
中熟區(25個):禾育132、吉單31、吉單953、富民985、鳳田310、禾育57、興輝908、德美禾8、HX199、美亞81、吉單63、遼玉1號、優迪919、禾育165、D309、澤玉8911、裕豐801、天育108、潤民7、吉科玉899、天育918、吉農玉2300、澤爾灃515、樂盈635、吉單436。
中晚熟—晚熟區(27個):吉單509、吉農大598、天育839、禾育157、天育729、吉云玉919、遼科604、先玉1483、九單182、利合989、德科766、眾盈201、富民58、普達010、亨達776、翔玉998、天成美玉7、雷奧1975、九單199、鳳田25、吉農玉719、D805、京科968、澤玉517、富民98B、吉農玉1669、Z658。
(二)水稻主導品種(34個)
中早熟品種(4個):農大599、通禾8101、九稻325、吉大188。
中熟品種(13個):吉農大667、中科發5號、通科68、吉粳330、吉粳816、吉大288、佳稻11、通禾829、吉粳305、吉農大673、吉農大668、吉大319、長粳619。
中晚熟品種(13個):通禾885、通禾868、九稻617、吉粳558、九稻87、通禾861、通禾8501、通育271、通系933、吉農大715、九稻89、沅粳28、吉農大787。
晚熟品種(4個):吉粳830、通系943、吉粳837、東稻862。
(三)大豆主導品種(33個)
早熟生態區(11個):吉育761、吉育205、雁育豆11、吉育203、吉育232、雁育豆8號、吉農145、吉育2516、九農CE2、吉育202、吉農45。
中早熟生態區(9個):吉農35、長農17、吉育3512、吉農38、吉農206、吉育310、吉育303、長密豆30、吉育374。
中熟生態區(10個):九農403、通農61、長農39、吉農161、吉農28、吉農50、中吉602、吉大A27、東生118、吉育414。
中晚熟生態區(3個):吉育554、吉農74、吉農75。
二、十大重點主推技術(10項)
1. 半干旱區玉米水肥一體化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 玉米秸稈深翻還田地力提升技術
3. 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條耕播種一體化技術
4. 玉米病蟲害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
5. 鹽堿地以稻治堿改土增糧關鍵技術
6. 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
7. 大豆優質安全豐產高效生產技術
8. 非林地綠色人參種植技術
9. 肉牛高效擴繁技術
10.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
三、主推實用技術(75項)
(一)糧食作物類(29項)
1. 玉米寬窄行交替休閑種植技術
2. 中部雨養區玉米“噸糧田”強化栽培技術
3. 玉米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
4. 玉米和雜糧健康食品加工關鍵技術
5. 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生產技術
6. 水稻缽型毯狀苗育插秧技術
7. 水稻病害綜合防控技術
8. 水稻抗低溫減災生產技術
9. 水稻“三減一增”分蘗模式栽培技術
10. 水稻重大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
11. 水稻機械覆膜綠色生產技術
12. 粳稻全程全營養輕簡化培肥增效生產技術
13. 水稻機械直播生產技術
14. 米豆輪作條件下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15. 大豆密植高產栽培技術
16. 大豆田雜草高效防控技術
17. 大豆多層次加工技術
18. 載白僵菌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蟲技術
19. 馬鈴薯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高效生產技術
20. 甘薯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
21. 馬鈴薯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栽培技術
22. 花生水肥一體化密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3. 粒用高粱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
24. 優質高效谷子栽培技術
25. 谷子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配套栽培技術
26. 下茬復種燕麥草栽培技術
27. 向日葵菌核病防控技術
28. 植保無人機航化作業施藥技術
29. 主糧作物機收減損技術
(二)耕地保護類(16項)
1. 玉米秸稈全量條帶覆蓋還田技術
2. 玉米秸稈覆蓋還田條耕種植技術
3. 水稻秸稈秋攪漿還田技術
4. 秸稈還田下的玉米高產與養分高效技術
5. 玉米秸稈田間肥料化沃土培肥技術
6. 農作物秸稈黃貯發酵新技術
7. 農作物秸稈與糞污等農業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
8. 雨養區玉米噸糧田土壤培育技術
9. 玉米化肥減量增效技術
10. 抗旱保水劑節水技術
11. 鹽堿地水稻“兩減”綠色栽培技術
12. 堿茅改良重度鹽堿地技術
13. 蘇打鹽堿地羊草人工種植改土增效技術
14. 鹽堿地大豆種植高產栽培技術
15. 蘇打鹽堿地水稻抗逆除障可持續穩產技術
16. 鹽堿地高淀粉釀造高粱高效栽培技術
(三)園藝特產類(16項)
1. 食用菌工廠精準化生產技術
2. 冬儲菜與瓜類復種高效栽培技術
3. 保護地菜豆安全高效栽培技術
4. 菜豆露地“齒形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5. 棚室番茄秋延后提質增效輕簡化栽培技術
6. 番茄潛葉蛾綠色防控技術
7. 露地西瓜輕簡化栽培與水肥藥高效利用技術
8. 甜瓜簡約化綠色高產栽培技術
9. 藍莓全產業鏈生產技術
10. 日光溫室草莓越冬高效生產技術
11. 葡萄高光效樹形葉幕形技術
12. 北冰紅冰葡萄優質生產栽培技術
13. 軟棗獼猴桃優質綠色生產技術
14. 李子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15. 大果榛子優質高效種植核心技術
16. 長白山靈芝保護地設施高效栽培技術
(四)畜牧水產類(14項)
1. 高值高質牛肉開發與質量控制技術
2. 牛主要病毒病綜合防控技術
3. 肉羊配套經濟雜交技術
4. 特色黑豬高效繁殖技術
5. 林下生態養雞技術
6. 玉米田間養鵝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技術
7. 柞蠶蛹蟲草工廠化栽培技術
8. 柞蠶微粒子病檢測技術
9. 三倍體虹鱒養殖技術
10. 細鱗鮭稚魚培育技術
11. 美洲紅點鮭人工養殖技術
12. 大型湖庫大銀魚高產生態養殖技術
13. 中華絨螯蟹成蟹稻田健康養殖技術
14. 蟹稻共作優質高效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