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推薦閱讀 » 正文

選用良種、合理密植、高效施肥的關鍵栽培管理技術是玉米實現高產的重要支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1-30  來源:南北學苑  作者:馬興林  瀏覽次數:1002
 

      以下文章來源于南北學苑 ,作者馬興林

      “玉米高產栽培管理”是我國玉米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廣大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人員和種田農民普遍關心和熟悉的話題,這方面的文章(包括公開發表的論文和技術總結報告)汗牛充棟,對指導全國各地玉米生產及提高玉米單產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筆者結合最近二十多年來一直開展的“玉米抗逆高產優質的品種環境互作效應及其調節機制”等研究工作,擬從玉米高產技術途徑、玉米高產的根本性制約因素與技術對策、玉米高產常規關鍵管理技術及我國現階段玉米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原則等幾個方面,對玉米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及其原理予以淺析,以期增強人們對玉米高產栽培調控機制的認識,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實可行的玉米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一、玉米高產技術途徑

      玉米高產技術途徑之一是構建以低倒伏風險為前提的盡可能大的群體籽粒庫(以單位面積籽粒數或單位面積籽粒體積表示)。從播種出苗一直到開花授粉后15天左右是玉米群體籽粒庫的構建階段,在此期間,播種及出苗質量差、地下害蟲危害、地上部病蟲害、水分脅迫、養分脅迫、高溫熱害、陰雨寡照等不利因素都會影響到群體籽粒庫的構建。

      玉米高產技術途徑之二是力求所構建的玉米群體籽粒大庫得以最大程度充實,且收獲時莖稈堅韌抗倒。這個階段從玉米開花授粉后15天左右開始,一直到生理成熟期結束,此期間的水分脅迫、養分脅迫、病蟲害、倒伏(倒折)等不利因素都會影響到玉米群體籽粒庫的充實。

      栽培管理上,需要緊密圍繞玉米群體籽粒庫構建階段和充實階段的各種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力爭將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盡可能消除或者降到最低程度。

      二、玉米高產的根本性制約因素與技術對策

      1.玉米高產的根本性制約因素

      筆者認為,當前我國玉米高產的根本性制約因素是“土壤水分不能正常供給”,包括土壤干旱缺水和漬澇兩方面問題,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僅圍繞東華北春玉米區談土壤干旱缺水問題。

      筆者多年來在東華北春玉米區開展田間試驗和無數次考察中強烈感受到,對這個以“旱作雨養而干旱又頻繁發生”為主要農業自然資源特征的我國最大的玉米主產區來說,玉米高產的根本性制約因素是干旱,即土壤水分供給不足。在每年考察中都會發現,好多地方大面積連片的玉米田,要么是播種至出苗期土壤干旱,要么是籽粒庫構建關鍵階段(開花前15天至開花后15天)干旱,要么是籽粒庫充實階段(開花后15天至生理成熟期)干旱,要么是此二者或三者兼而有之,因此,玉米群體籽粒庫往往構建得不夠大(單位面積籽粒數少)或籽粒庫充實度差(粒重低)。隨著多年來觀察與思考的不斷深入,筆者認為,在東華北春玉米旱作雨養地區,只有有效解決了土壤水分供給問題,才能談玉米“高產” “高產創建”等話題;現階段,就東華北春玉米高產栽培管理而言,與“有效解決土壤水分供給問題”相比,品種問題、密度問題、施肥問題等等都不值一提。

      2.解決玉米高產根本性制約因素的技術對策

      解決東華北春玉米區土壤干旱缺水最有效的對策毫無疑問是灌溉補水,但該地區的突出特點是旱作雨養,絕大多數地方并沒有灌溉條件,怎么辦?多年來,在關義新博士倡導與引領下,我們通過大面積試驗示范證明,“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少免耕”是解決東華北春玉米區土壤水分供給的有效措施。具體到我們的主要試驗示范區—東北中部半濕潤區,“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少免耕”的適用技術為“玉米秸稈覆蓋還田+條帶旋耕”,其技術要點、技術效果等如下。

      (1)技術要點

      秋季收獲時,秸稈留茬,同時將收割的秸稈粉碎覆蓋于田間;春季播種時將秸稈歸集到寬行免耕帶,在交替分布的窄行旋耕帶用免耕播種機播種。具體技術內容為:秋季用聯合收割機收獲玉米時,秸稈留茬20-30cm,同時將收割的秸稈粉碎,長度為20cm。播種前,用秸稈歸行機將秸稈清理形成寬度為80cm的秸稈覆蓋免耕帶,兩條免耕帶之間為旋耕帶,旋耕帶的寬度為50cm。在旋耕帶,用條帶旋耕機旋耕,旋耕深度為10-15cm,旋耕時飛濺土壤顆粒將覆蓋于免耕帶的秸稈淺埋固定在土壤中。旋耕結束后形成旋耕帶與免耕帶交替分布的狀態。待平均氣溫達到10℃度以上時,用免耕播種機在旋耕帶中間播種2行,播種溝與同側旋耕帶邊沿的距離為5厘米,播種深度為3-5cm,播種施肥一次性完成。

      (2)技術效果

      在我們團隊設于吉林省梨樹縣的試驗示范田,該技術作為核心技術,并到位實施選用良種、合理密植、高效施肥、提前防治病蟲害等成熟的實用技術,連續多年重演實現1000kg/畝以上的高產水平。2019年實施的60畝試驗示范田,經專家測產驗收,實打實收產量達到1152.45kg/畝。分析認為,這主要得益于該技術突出的“蓄水保墑”效應,關于此,非常具有說服力的是,2018年和2019年試驗示范田所在地,自春節過后直至5月下旬才出現明顯降水天氣,但試驗示范田玉米從未顯現過干旱脅迫癥狀,而周邊采用常規耕作方式的玉米地塊因土壤水分不足而出現嚴重的缺苗斷壟和“大小苗”現象。

      (3)技術適用范圍

      本技術適用于降水量400-600mm、積溫2700℃以上的東北地區生態條件優越及生產管理水平高的玉米田塊。

      三、玉米高產常規關鍵管理技術

      1.選用良種

      筆者在以前的值日中曾談到,玉米優良品種應該具備的基本特征是“抗逆、豐產、優質、宜機收”。“抗逆”是指品種對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脅迫的反應要遲鈍,即在遭遇這些逆境脅迫時,品種的抗(耐)性強、穩產性好;“豐產”是指品種在優越環境條件下豐產性好、產量潛力大;“優質”主要是指品種的商品品質和健康安全品質好,即籽粒容重高、霉變籽粒比率低或無(品種抗穗腐病、籽粒絲裂病等);“宜機收”是指品種適宜機械化收獲,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類)性狀,一是收獲時植株直立不倒,二是霉變籽粒比率低或無,三是收獲時籽粒水分含量低,四是具有易脫粒性,五是“掉棒”、落粒率低,等等。上述優良品種的基本特征中,“抗逆”具有特別重要性。一個新品種對擬種植區域主要逆境是否具有較強的抗(耐)性,常常就決定了新品種的命運。我國兩大玉米主產區(黃淮海夏玉米區和東華北春玉米區)最好由品種本身、而不是完全推給“栽培管理”去解決的逆境災害:一是關鍵生育時期倒伏(倒折),包括大喇叭口期(12-13展葉期)至開花授粉期根倒伏和/或莖倒伏(倒折)和生育后期倒伏(倒折),前者造成的不良后果是,產量損失大,嚴重時可絕收,后者則是降低粒重和產量,增加收獲成本。二是高溫熱害,包括小喇叭口期(8-9展葉期)之前高溫熱害和大喇叭口期至開花授粉期高溫熱害,前者常常導致果穗苞葉短(“超短裙”式果穗),影響產量和品質,后者則導致花粉敗育,授粉不良,結實性差。三是籽粒建成關鍵階段(開花前15天至開花后15天,尤其是開花前15天之內)遭遇持續多日陰雨寡照,其不良后果是,結實性差,減產嚴重,甚至絕收。四是不容易通過栽培管理和植保措施防控的病害(莖腐病、穗腐病)以及具有“傳播速度快、防治困難”等特點的病害(南方銹病),這些病害一旦較嚴重發生,會明顯降低玉米產量和品質。基于上述認識,結合南北學院群里多位老師的觀點,我們認為,當前,我國黃淮海夏玉米區優良品種至少應具備“四抗二耐”的抗逆特性,即:抗莖腐病、抗穗腐病、抗南方銹病、抗倒伏(尤其是抗大喇叭口期至開花授粉期的莖倒、莖折),耐高溫熱害、耐籽粒建成關鍵階段的陰雨寡照;我國東華北春玉米區優良品種至少應具備“三抗一耐”的抗逆特性,即:抗莖腐病、抗穗腐病、抗倒伏(倒折)、耐籽粒建成關鍵階段的陰雨寡照。

      2.合理密植

      關于合理密度的設置,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玉米產量環境往往是種植密度高低的決定性因素,換言之,任何一個特定地區的玉米適宜密度,取決于該地區的生態條件和管理水平(產量環境);高密度意味著高風險,高產創建(超過1000kg/畝)上,采用的密度一般高達5500株/畝以上,但其對管理水平和生態條件的要求也非常高。鑒此認為,在充分考慮所采用品種本身在抗倒伏性和結實性等重要性狀上耐密性強弱的同時,應根據具體玉米地塊的產量環境,采用適宜密度的低限,切忌盲目增加密度,如此,才可能在獲得高產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規避減產減收風險。綜合多年試驗研究與生產調研結果,以東華北春玉米中晚熟區為例,目前適應不同產量環境的安全生產密度推薦為:550-650 kg/畝的產量環境下,種植密度不超過3500株/畝;650-750 kg/畝的產量環境下,種植密度不超過4000株/畝;750-850 kg/畝的產量環境下,種植密度不超過4500株/畝;850-1000 kg/畝的產量環境下,種植密度不超過5000株/畝。

      3.確保播種及出苗質量

      確保播種及出苗質量是玉米實現高產的基礎,其目標與要求為:苗全、苗齊、苗勻、苗壯。為此,在切實保證整地質量和播種質量的同時,還必須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1)有效防治雜草

      在播種后至出苗前,土壤表層濕度較大的情況下噴施除草劑,除草劑品種推薦選用二甲戊靈或乙草胺。如果出苗前除草劑效果差,應追加苗后除草作業,除草劑品種推薦選用“莠去津+煙嘧磺隆”或“莠去津+硝磺草酮”復混劑,除草劑噴施時期為玉米3-5片可見葉期。注意事項:噴施除草劑之前要注意將藥劑攪拌均勻,噴施時應避開中午高溫時段,要保證噴施質量,切實做到“適時適量、均勻噴灑”的噴施作業效果,防止漏噴、重噴。

      (2)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及苗期病蟲害

      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地老虎、金針蟲和螻蛄等,玉米苗期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苗枯病)、頂腐病、灰飛虱(傳播粗縮病)、蚜蟲、薊馬等,可通過選用包衣種子或通過拌種處理對這些病蟲害進行防治,包衣劑和拌種劑藥物成分中殺蟲劑推薦氯蟲·噻蟲嗪(氯蟲苯甲酰胺和噻蟲嗪復配劑),殺菌劑推薦精甲·咯·嘧菌(精甲霜靈、咯菌腈和嘧菌酯復配劑)。

      4.高效施肥

      采用“基追結合”二次施肥法來滿足玉米一生對氮、磷、鉀等主要養分的需求。對于基肥,采用的配方為N:P2O5:K2O=13:17:15或相近配方,以畝產1000公斤為目標(下同),施用量為50公斤/畝;對于追肥,最好在拔節始期(6-7展葉期)通過施肥機追施控釋尿素(如云南云天化產品)28公斤/畝,要求控釋尿素在拔節開始至吐絲期、吐絲期至籽粒建成期(開花后15天左右)、籽粒建成期至生理成熟期分別釋放30%、30%、40%的N素。如果錯過拔節始期追肥,而必須在大喇叭口期之后植株高大時追肥,那么,可提前查看當地天氣預報,在出現較大降雨量天氣(中雨以上)之前通過無人機將尿素均勻撒施于玉米田中。此外,在玉米關鍵生育時期(如苗期、大喇叭口期),根據玉米長勢及養分供給情況,可考慮通過無人機,噴施葉面肥(0.3%-0.5%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等),并且,為了提高作業效率,葉面肥的噴施可與病蟲害防治結合一起進行。

      5.化控防倒

      結合所采用品種抗倒性強弱、植株群體大小及拔節至開花期間天氣(尤其是降水)預報,決定是否噴施化控劑以防止倒伏。如果有必要噴施化控劑,則在6-8展葉期噴施含“乙烯利”類生長調節劑,如金得樂、玉黃金等。

      6.中后期病蟲害有效防治

      玉米生長中后期主要防治的病害包括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等葉斑類病害,主要防治的蟲害包括玉米螟、紅蜘蛛、蚜蟲等。

      (1)大斑病等葉斑類病害的防治

      針對大斑病等葉斑類病害的發生特點,防治措施應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提早進行,推薦采用40%苯甲·吡唑(可按藥劑使用說明將吡唑醚菌酯與苯醚甲環唑混配)或 48%唑醚·戊唑醇(可按藥劑使用說明將吡唑醚菌酯與戊唑醇混配)噴霧防治。

      (2)玉米螟的防治

      針對玉米螟的發生特點,在大力開展綠色防治、生物防治的同時,合理采用化學防治,可用長效低毒的化學藥劑如福戈、康寬等氯蟲苯甲酰胺類殺蟲劑進行噴霧防治,噴霧時可用高架車或植保無人機。防治時期是蟲害未發生之時,即提前進行“盲防” 。

      (3)大斑病等葉斑類病害和玉米螟的聯合防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將吡唑醚菌酯、丙環唑·嘧菌酯等殺菌劑和福戈、康寬等氯蟲苯甲酰胺類殺蟲劑混合使用,對大斑病等葉斑類病害和玉米螟進行聯合防治,還可在混合藥劑中添加蕓苔素內酯,以達到增效和延長持效期的效果,推薦采用植保無人機噴霧防治,農藥劑型要選擇水溶性好的。

      (4)紅蜘蛛的防治

      在玉米春播半干旱區或在其它地區玉米生長中后期遭遇持續較長時間干旱少雨高溫天氣時,紅蜘蛛常常大爆發,從而造成意想不到的產量損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對紅蜘蛛進行防治。針對紅蜘蛛的發生規律與特點,在做好農業防治工作(降低蟲源基數、改進農藝措施等)的基礎上進行化學藥劑防治。化學藥劑品種推薦使用專用性強、速效性好、持效期長以及蟲卵雙殺的阿維·乙螨唑、聯苯肼酯·螺螨酯及阿維·噠螨靈等復配型藥劑。防治時期為紅蜘蛛危害未發生之時(提前進行“盲防”)。注意事項:噴霧防治時盡量使用電動噴霧器,將藥液噴灑在玉米葉片背面。

      四、我國現階段玉米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原則

      總結上述,我們認為,我國現階段玉米高產栽培管理上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通過加強農田基本建設,采用“秸稈覆蓋還田+少免耕”等蓄水保墑適用新技術(東華北春玉米區)及遇旱補灌、防漬抗澇實用技術(黃淮海夏玉米區)等,從根本上增強玉米田塊的土壤水分正常供給能力,此乃玉米實現高產的堅實基礎;第二,把選用良種、合理密植、高效施肥等成熟的關鍵栽培管理技術切實到位實施,此乃玉米實現高產的重要支撐;第三,對玉米生產當地常年發生的主要病蟲害(如東北春玉米區的大斑病、玉米螟等)提前進行有效防治,此乃玉米實現高產的必要保障。為此,我們提出“以土壤水分正常供給為基礎,以關鍵栽培管理技術到位實施為支撐,以病蟲害有效防治為保障”的我國現階段玉米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原則。

      來源:南北學苑  馬興林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