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河南省農科院和民權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國首屆油莎豆科研成果轉化暨產業發展會議在民權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商丘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高大立,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黨委書記胡志超,吉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副院長牟忠生,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學術院長尚書旗,省科學技術廳農村科技處處長李錦輝,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處長鄭曉杰,民權縣委書記王靜嫻、副縣長李衛政、政協副主席劉偉出席會議。來自全國的油莎豆產業鏈相關科研院所、企業、政府等機構300多人齊聚一堂,現場觀摩油莎豆產品,圍繞油莎豆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等做專題報告、深入探討、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為油莎豆產業健康發展把脈問診、獻智獻策。
近年在河南省農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民權縣以扛穩糧油安全為重點,結合資源稟賦,不斷加大油莎豆產業發展投入力度。目前,市級油莎豆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獲批創建,全縣油莎豆種植面積5000畝左右,總產3000噸以上。在民權縣注冊和從事油莎豆種植加工相關企業6家,建有油莎豆油脂加工生產線,實現了種植、加工、銷售“三產”融合發展。民權縣委書記王靜嫻表示,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支持油莎豆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劃,在省農科院的支持與指導下,堅定信心把油莎豆產業做大做強做精。
張新友院長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河南省農科院與民權縣在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示范推廣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豆及其替代作物產業鏈科技創新”與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高產優質油莎豆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示范”等項目在民權縣的落地實施,使院縣雙方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有力促進了民權縣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進一步做大做精做強油莎豆產業,為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助推縣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貢獻新力量;同時,通過院縣雙方的共同努力,將民權縣打造成為新一輪“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縣”的樣板縣,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和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取得新成績。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河南省農科院油莎豆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授牌儀式,并進行了院縣共建“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縣”簽約、品種權轉讓合同和油莎豆學術研究成果與產業發展專題報告會,簽約了有關合作協議。會議結束后,與會人員到民生廣場現場觀摩油莎豆產品,到人和鎮、伯黨鄉觀摩油莎豆機械收獲現場。
目前,油莎豆產業在河南已經構建了從生產到加工、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開發模式。初步實現了油莎豆的全程機械化種植,建成了日處理100噸的加工示范線,日處理5噸的油莎豆制油精煉生產線,創新了國內油莎豆連續制油現代新工藝;育成“豫油莎”系列品種,畝產量由4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以上,含油量由20%提高到了25%以上;探索了由科研單位、高校+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府的示范推廣模式。10月7日油莎豆被列入新食品資源目錄,解決了市場準入問題。項目輻射區包括河南、山東、河北、吉林、內蒙、新疆、西藏等區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