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歸倉,秋收忙。近日,甘肅省靜寧縣三合鄉搶抓農時,扎實有序開展青貯玉米收割工作,為草畜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飼料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種養雙贏的良好局面。
  黃金時節,正值青貯玉米的收獲季節,也是飼草料儲備的黃金期。在三合鄉任岔村田間地頭,大型青貯收割機和運輸車正在田間來回穿梭,一株株青貯玉米被收割機均勻粉碎,從收割機里噴出綠色的碎末,并傳送至卡車車廂內,打碎后的秸稈裝進運輸車車廂,直接送達陽局、木灣等養牛小區青貯池進行儲存。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奏響了三合鄉的秋收序幕。
  “青貯玉米收割完及時存放到青貯池中,發酵后制成飼料,來喂食牲畜。青貯的飼料不僅可以有效保存玉米秸稈和籽實的營養價值,促進牲畜健康養殖,還能為種植戶節省脫粒、晾曬等農機作業成本,減輕秋收勞作的負擔。我家今年種植了100余畝青貯玉米,這些足夠為家里的30頭肉牛冬季提供飼料。”靜寧縣三合鄉任岔村黨支部書記李來洲介紹道。
  據介紹,今年靜寧縣三合鄉種植青貯玉米總面積1萬畝,預計9月底完成全部收割任務。近年來,該鄉因地制宜,精準定位,堅持標準化規模養殖和“小規模、大群體”并重,大力推廣“62312”養牛模式,積極引導群眾開展規模化、集約化青貯玉米種植,動員種植戶與養殖戶、養殖合作社簽訂青貯玉米訂單,逐步形成了“以草定畜、以肥促草、種養結合”的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進一步全面提高了玉米秸稈轉化質量和利用率,做到“應收盡收、應貯盡貯”,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