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主辦,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上高縣農業農村局共同協辦的早粳水稻新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等品種千畝連片示范現場會在宜春市上高縣舉行。經專家組現場測產,我國首個雙季早粳稻新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千畝連片示范種植取得成功。
“中科發早粳1號”等早粳稻新品種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李家洋院士團隊在2021年培育出來的。該品種已在上高縣連續試驗示范種植3年,種植面積從最初200畝擴大到現在1050畝,實收測產平均畝產分別是567.6公斤、603公斤和588.9公斤。
“中科發早粳1號”新品種的優勢主要在品質,尤其是食用品質。如果得到商業化推廣,早稻將大量端上居民餐桌。早稻米商業價值高了,必將大大地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助推早稻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發展,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目前,“中科發”雙季早粳稻系列水稻品種審定在即。“中科發早粳1號”等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后,將成為我國首個可以商業化種植的雙季早粳稻品種。屆時,我國優質新米上架期將提前2到3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