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蔬菜“好品種” 豐富百姓“菜籃子”
——全國春季蔬菜登記品種展示評價開放周活動紀實
根據今年種業振興有關工作安排,近期全國春季蔬菜登記品種展示評價開放周活動在北京、山東、浙江、廣西等地聯動舉辦。活動搭建了春季蔬菜品種“看禾選種”平臺,舉辦專家鑒評、現場觀摩、成果交流和合作洽談等系列活動,推介了一批口感風味好、外觀品質優、營養價值高、市場潛力大的蔬菜“好品種”,既有效滿足了菜農選種用種的現實需求,豐富了百姓生活“菜籃子”,又有力促進了蔬菜育種方向的優化調整,強化了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種支撐。
一、搭建品種“大平臺”,形成全國“一盤棋”。品種展示評價是甄別品種優劣的“試金石”,也是選出好品種、推廣大品種、扶強大企業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在種業管理司的指導下,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各地建立健全品種展示評價體系,根據產業布局、生產需求、基地條件等因素,認定國家級展示評價基地120個。其中,開展蔬菜瓜果品種展示評價的基地有27個,基本覆蓋全國蔬菜主產區、主銷區,搭建了全國蔬菜看禾選種“大平臺”。
二、部省聯動“五統一”,跟蹤評價“全過程”。按照科學規范、標準統一的要求,分季度面向全國征集各類蔬菜新品種,明確品種田間種植標準化流程,制定不同作物品種評價指標體系和記載方法,建立全國農作物品種展示信息平臺,規范品種展示評價結果推介發布,實現統一征集品種、統一種植要求、統一評價方法、統一信息管理、統一發布結果。在品種種植展示過程中,組織專業人員科學、系統、準確調查記載品種表現,在蔬菜瓜果成熟收獲時節,開展專家評鑒、企業推選、農戶觀摩、市民品嘗等全過程全方位品種評價,面向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優選品種。
三、唱好展示“四季歌”,辦好品種“群英會”。結合各地蔬菜生產上市季節,部省協同分季節、分區域、分種類開展全國性或區域性蔬菜品種現場觀摩,同期舉辦專家論壇、信息發布等系列活動,實現了育種家交流創新成果、行業發布種業信息、企業推介優良品種、農戶現場挑選品種、市民評選喜愛品種匯聚一堂。2023年春季蔬菜登記品種展示評價開放周活動期間,先后舉辦了浙江省種業博覽會、中國(廣西)―東盟蔬菜新品種大會、北京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等系列種業重大活動,參加現場鑒評、成果交流和合作洽談的育種科研單位、種子企業、種植合作社、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587余家,現場觀摩人數超過2萬人次。
四、打造良種“英雄榜”,推介產業“好品種”。全國共有13個省份根據本地生產實際和區域特色,設立春季蔬菜品種展示評價點48個,共展示評價蔬菜品種8000余個。其中,北京、山東、浙江、廣西展示葉菜類、瓜果類、茄果類等品種共計5700余個,重點打造“好種好品”“品種擂臺賽”“田間優秀品種”等良種“英雄榜”。開放周活動期間,經育種專家、種植大戶、種子企業、市民群眾共同對品種的田間表現和風味品質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綜合評價,推介一批口感風味好、外觀品質優、營養價值高、市場潛力大的蔬菜“好品種”267個,包括高營養大白菜、結球甘藍、加工番茄、鮮食辣椒等優良品種123個,將更好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下一步,種業司將會同全國農技中心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實施,圍繞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以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為目標,建立健全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網絡體系,系統鑒定評價和篩選優良品種,加大示范引導和宣傳推介力度,促進推廣品種更新換代,加快推動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邁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