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至5月
張掖玉米制種遭遇近十年來
少有的低溫及降雨影響
在“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下
7至8月份期間
或出現連續高溫或連陰雨天氣
近年來,全球各地頻繁遭受極端天氣的影響,高溫、干旱、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直接或間接使得農作物受災或減產。據氣象部門預測,2023年出現極端天氣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在5月至9月間,“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幾率在60%以上。
今年5月份,內蒙古、新疆等地的制種玉米遭遇低溫凍害,長勢受到影響。在甘肅張掖,今年4至5月份,制種玉米也遇到了近十年來少有的低溫及降雨影響。據統計,2023年4至5月份的日平均氣溫較2022年低1.5℃左右,較2021年日平均氣溫低3℃左右,降水天氣達12天,分別較2022年的2天和2021年的3天有大幅增加。

而這種天氣,對2023年張掖的制種玉米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方面有:
1、部分組合出苗率下降。眾所周知,制種玉米通常以高密度、大水肥來實現其高產穩產性,而“苗齊苗壯”則是高產的基礎,但由于持續的陰雨天氣和低溫影響,部分組合出苗時間過長,甚至出現“粉籽”現象,據調查,今年玉米出苗率普遍較往年下降2-4個百分點。
2、部分組合田間大小苗現象嚴重。目前玉米普遍已進入10-12葉期,但田間10—20%的苗子甚至還在5—8葉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在去雄過程中的難度,甚至影響產量的形成。

制種玉米田間大小苗現象。
3、部分組合分蘗增多。玉米分蘗是禾谷類作物的特性之一,不同組合在相同的栽培條件下,會表現出不同的分蘗特性。雖然分蘗與品種特性有關,但是出苗后持續的低溫使得同品種在今年表現出分蘗增多的現象,這是由于溫度過低使玉米頂端優勢受阻,生長發育受到抑制,促使基部腋芽長出分蘗。

低溫導致玉米分蘗增多。
4、低溫可能會導致花期出現偏差或出現雌雄不協調的現象。由于受前期低溫和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個別組合父母本出苗和生長速度不一,有可能會導致部分組合花期出現偏差,或是出現雌雄不協調的現象,進而影響產量的形成。
雖然在今年出現了氣候異常的現象,但到目前為止,反常的氣候對張掖制種的影響還是有限的。在“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下,張掖的氣候在7至8月間有可能會出現連續的高溫或連陰雨天氣。
因此,應通過以下積極的應對措施,盡可能減小或消除不利的天氣因素帶來的影響,這是種業人共同面臨的問題。
1、加強和提升田間管理。通過積極的措施來提高田間管理水平,如通過偏施肥或噴施葉面肥等措施促長控旺、清除田內無效分蘗、合理安排水肥管理等措施促進玉米生長。
2、密切關注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在不利的氣候因素影響下,玉米病蟲害發生的幾率也將提高,所以對病蟲的發生及變化過程應密切關注,發生危害及早防治。
3、抓好去雄等主要工作環節。在去雄等主要環節當中,高溫和連陰雨天氣的出現往往會決定制種的成敗與否,而在今年,很可能會出現高溫和連陰雨頻繁交替出現的現象,所以,在積極把控去雄環節,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消除不利的天氣等的因素的影響。
4、適時收獲。極端天氣的年份往往伴隨著高溫和冷害,所以在玉米滿足收獲條件時適時收獲,防止出現“中間高,兩頭凍”天氣的影響,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雖然在2023年,張掖玉米制種面臨著天氣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但做為全國重要的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張掖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具有攻堅克難品質的張掖種業人,依然會克服各種不利因素。
正如業界一位資深老總說:“制種玉米的田間管理和質量監管工作在平凡的2023年尤為關鍵,我們應當發揮張掖得天獨厚的自然區位優勢,加強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不放松,為客戶、為社會生產出優質高產的玉米種子”。
作者丨王建虎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