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4月19日,由全國農技中心主辦的2023年北方玉米春播生產技術網絡培訓班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王克如研究員做了《春玉米整地播種階段關鍵技術及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要點》報告。談到玉米,大家往往高度關注玉米高產穩產、抗病性和抗逆性等問題,卻忽視玉米出苗不整齊對產量造成的影響,特從王老師的報告中摘錄“玉米出苗不均勻帶來的影響”,以供讀者分享!錯過直播的朋友可以掃描文章末尾處二維碼,觀看精彩報告回放。
玉米出苗不均勻對產量有什么影響?產生的原因?
國外做過一項試驗:4000-5000株/畝種植密度下,同一地塊苗齡相差7天的比整齊度一致的每畝產量少62-84kg,密度越大,這種影響也越大。
也有國外專家的試驗同樣證實這一觀點,他把同一天同一行出的苗進行標記,最后觀察不同出苗時間單株產量發現,出苗期相差一天的,產量相差95%,相差兩天的,晚出的那一株長至一定程度就不再生長,幾乎沒有產量。
①播種過早或過晚
播種過早,土壤溫度較低且變幅較大,活力高的種子先萌發出苗,活力低的種子晚出苗,形成大小苗群體;播種過晚,雖然出苗時間差異不大,但溫度高,土壤散墑快,活力高的種子出苗過程中根系伸長快,地上部分生長受表層土壤水分影響小,而活力低的種子出苗后根系長得慢,地上部分生長受表層土壤水分影響較大,進而造成大小苗群體。
②種子質量
種子發芽率低,或種子大小,活力高低不一致均會造成群體的不一致,從而產生空稈和大小穗現象。種子發芽率低,造成出苗不齊,苗分布稀的地方果穗大,而分布稠密處就會產生小穗;大小不一致的種子混在一起播種,主要影響種子在空間分布的均勻性,小粒種子多的時候會出現一穴2-3粒種子,產生擁擠現象,而遇大粒種子時又會造成“空穴”現象,拉大株距,由此造成田間株距分布不均勻,擁擠在一起的易空稈或產生小穗;種子活力不一致時首先是出苗不一致,其次是生長速度存在差異,均會造成大小株進而形成大小穗。
③病蟲草害
當玉米田苗期出現病蟲草為害時,由于病蟲草害發生并非均勻發生,受害植株生長受到影響,生長變慢,導致缺苗和大小苗現象,蚜蟲等病蟲害為害重時也會造成空稈。
④耕地質量不高
耕層淺,質地和養分不均勻、鹽堿為害等也容易產生植株生長的不均勻,造成大小株,從而進一步形成大小穗,生長弱的植株也會變成空稈。
⑤整地質量差
整地質量差會造成土壤軟硬、干濕不均(由于土壤水分不均勻導致出苗不均勻最終造成的減產約8%-10%),土壤板結,坷垃、根茬、秸稈、殘膜等均會影響種子吸水萌動的一致性,從而產生大小穗。
⑥播種質量不高
播種深淺不一致,覆土多少不一致,種時鎮壓輕重不一致等均會造成出苗早晚不同,出現大小苗現象。調查表明,加快播種作業速度會增大粒距標準差,播種作業速度在6.4-11.3km/h,當速度每增加1km/h時,粒距標準差增加0.4-0.6cm,產量降低5.2kg/畝。同時,也會增大播種深度的不一致性,降低種子與土壤接觸的一致性,最終均會增大出苗時間的不一致性,通過對玉米不同播種深度的研究表明,出苗每晚1天,產量下降5.25%。
溫馨提示:掃描下方二維碼可看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