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2 日荃銀高科(300087)發布公告稱中信證券羅寅、天風證券林逸丹、萬家基金邱庚韜、浙商證券孟維肖、海通證券劉蓬勃、青島胤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賀政綱、仁橋資產李遠哲、其他 49 家機構、其他 53 家機構于 2023 年 3 月 20 日調研我司。
具體內容如下:
主持人:今天我們將針對荃銀高科 2022 年年報進行電話會議。
1、問:請介紹 2022 年公司的基本情況。
答:202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4.91 億元,同比增長 38.4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33 億元,同比增長 38.03%。
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緊抓市場機遇,研發創新成效顯著,品種綜合性狀突出,主推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等品種市場表現優良,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在研發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新品種選育取得了豐碩成果,新增國審品種 63 個,其中雜交水稻品種 54 個,雜交玉米品種 8 個,棉花品種 1 個;省審品種 48 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2 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 10 項,授權植物新品種權 32 項。此外,公司自主創新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成立種質資源保護中心,實現種質資源的信息共享,加快種質資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完善分子育種中心功能,設立高通量 SNP 基因分型實驗室,提高育種效率。三是材料創制及轉育工作成效顯著,開展育種項目數十項,篩選不育系、恢復系超過 500 份,優選近百份組合進入 2023 年各級區試,為筑牢企業發展之基奠定基礎。
在科企合作方面。國家水稻商業化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聯盟、控股子公司中科荃銀不斷開展科企深度融合下的民族種業創新發展新路徑的探索,在以基因組學為核心的設計育種體系建設及骨干材料選育,RiceNavi 導航育種及生物育種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開發,品種選育及技術推廣三個方面持續發力,利用科技賦能,做好創新引領。公司與安徽農科院水稻所合作,獨占其國際首創的安全兩系不育系選育方法的專利技術,有望實現兩系雜交稻種子安全生產的實質性創新突破。此外,荃銀高科牽頭與多所科研單位共同成立國家棉花生物育種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有助于提高我國棉花資源創新和商業化育種的核心競爭力。
在生物育種領域。荃銀高科作為先正達種業板塊的重要成員,積極開展生物育種技術方面研發與合作,儲備相關資源。目前先正達已獲得 3 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其中 Bt11 × MIR162 × G1 抗草地貪夜蛾,目前是國內前沿的 " 三價 " 系列基因,田間效果好,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在生產方面。公司加強良種生產基地建設,積極對接江西南城和宜黃、甘肅酒泉、四川邛崍、湖南武岡市等國家制種大縣項目,完善生產布局,保障公司品種供應,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在海外方面。公司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種子出口再創新高,全年出口各類農作物種子 833.65 萬公斤,較上年同期增長 17.92%。同時,公司完成多哥第七期農業技術援助項目、塞拉利昂第 13 期農業技術合作項目;中標承擔馬里農業技術援助項目,公司農業技術援外項目備受認可與肯,助推了 " 一帶一路 " 沿線國家農業發展。在訂單農業業務方面。公司通過訂單農業,積極銷售水稻、玉米、小麥種子超 1,000 萬公斤。控股子公司荃銀生物以釀酒專用農作物品種為核心,建立專用糧生產基地,荃銀生物已獲得釀酒專用秈稻品種 2 個、糯稻品種 1 個、小麥品種 3 個、高粱品種 2 個。
其他重要事項。(1)2022 年 1 月 24 日,公司召開 2022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完成董事會、監事會換屆選舉工作。(2)公司于 2022 年 4 月 18 日召開 2021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 2021 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實施了權益分派。(3)2022 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第二次成功解鎖及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成功實施,進一步吸引、留住了人才,增強了公司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經營目標及未來戰略的實現。
在社會責任方面。荃銀高科繼續攜手張海銀種業基金會共同開展公益活動,通過 " 穗悅行動 "" 百社進百村 " 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穗悅行動 " 起源于 2017 年 " 荃銀種、愛心種 " 公益活動,荃銀高科每銷售一袋公益裝種子即向安徽張海銀種業基金會捐贈一分錢,多年來,荃銀高科聯合基金會及產業鏈單位,通過 " 穗悅行動 ",共同捐贈愛心種等農資和農機價值 258 余萬元,直接受益困難家庭達 4300 余戶;2022 年 6 月 8 日,基金會還參加了民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召開的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安徽分會場)活動,并積極響應會議精神,開展 " 百社進百村 ",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慈善力量。今后公司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聚力產業振興,助推鄉村發展。2023 年,公司計劃實現營業收入 40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7 億元(該計劃目標不代表公司對 2023 年度的盈利預測,能否實現取決于市場狀況等多種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2、問:公司水稻種子業績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答:2022 年,公司水稻種子營業收入為 15.40 億;2021 年,公司水稻種子營業收入 12.07 億,同比增長 27.64%,主要系公司構建了系統的品種研發體系,形成豐富的品種梯隊;同時通過建設營銷團隊、整合優質品種資源等多種方式,有效抓住市場先機,積極開拓空白市場,強化市場營銷;此外,公司繼續加強市場管控力度,多次召開市場管控會議,并在重點市場組織 " 訪客戶、促銷售 " 等巡查活動,穩定市場價格,優化市場環境,多方面推動業績增長。
3、問:公司玉米種子發展情況如何?
答:2022 年度,公司玉米種子營業收入為 3.37 億,同比增長 54.25%。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通過自主或合作選育方式新增國審雜交玉米品種 8 個,省審玉米品種 10 個。公司逐步加大對玉米種子的開拓力度,公司的農業科學院設置玉米研究所等,加強玉米品種研發力度;并且公司作為先正達種業板塊的重要成員,積極開展生物育種技術方面研發與合作;此外,公司總部及新疆祥豐、荃銀天府、遼寧鐵研等子公司涵蓋了黃淮海、西北、西南、東北等國內玉米主產區,為玉米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玉米種子銷售收入全國進入前三強。
4、問:2022 年度,公司員工人數增幅比較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報告期末,公司在職員工的數量合計 1,400 余人。增幅較大的原因(1)公司一貫高度重視科研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實施薪酬及科研獎勵、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等激勵機制,吸引并留住了一批科研人才,公司科研人員 244 人,占總人數的 17.10%,形成了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研發團隊;(2)為提升荃銀品種及品牌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公司還積極尋求營銷新突破,增加銷售人員,增強市場開拓能力,推動公司產品銷售再上新臺階;(3)公司在 2022 年 5 月并表了金豐源等方面因素,使得公司人員增幅較大。
5、問:先正達與公司的協同情況如何?
答:公司作為先正達種子版塊的重要成員,與其在科研資源、MP 業務、種肥藥的銷售等方面協同力度不斷加強;根據 2022 年報顯示,公司向現代農業、中種集團、中化化肥及其下屬公司在銷售種子、品種權費等方面業務合計金額分別為 5,065.72 萬元、770.79 萬元、138.73 萬元;向中種集團、中化化肥、揚農化工及其下屬公司在采購農資化肥、種衣劑等方面業務合計金額分別為 1,630.51 萬元、1,703.03 萬元、517.64 萬元。未來公司還會加大與其在種子科研、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協同力度。
6、問:公司如何達成十四五末進入全球種業前十強的目標?
答:公司以種業科技為根本,深耕國內及 " 一帶一路 " 兩個市場,狠抓隊伍建設及制度流程系統提升,協同延伸農業產業價值鏈條,積極打造全球領先的現代化農業科技型平臺公司,成為全球雜交水稻產業創新的引領者,力爭十四五末進入全球種業公司前十強。
7、問:2023年經營計劃中積極實施并購重組,有無并購重點方向?
答:公司希望通過“內生”和“外延”雙輪驅動,充分發揮資本運作平臺整合資源配置功能,對優質種業企業開展兼并重組,鞏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勢。通過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平臺以及自有品種、技術、品牌等優勢,公司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提升種業市場份額,增強整體競爭力,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助力公司實現長期發展目標。
8、問:公司釀酒專用糧業務進展如何?
答:公司堅持訂單業務賦能種子銷售,控股子公司荃銀生物以釀酒專用農作物品種為核心,建立專用糧生產基地,作為唯一的種企參與了四川省十四五重大育種專項—綠色高效釀酒專用農作物品種選育專項,參與農作物釀酒品種的標準制定、配套產業化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等研究工作,助力釀酒專用糧業務發展,釀酒專用品種生產的糧食得到多家酒企的認可。
9、問: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40億元、歸屬凈利潤2.7億元的增長驅動因素?
答:1、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與科企合作,搶抓種業新技術周期機遇,提升科研技術水平,加快選育品質更優、抗性更強、適應性更廣的新品種,滿足市場對品種的多樣性需求;2、跟進良種基地及水稻、玉米種子加工中心建設工作,完善良種基地布局,確保產能滿足公司發展需求;3、通過拓寬營銷渠道、整合優勢品種、開展經營合作、實施兼并重組等方式,鞏固核心份額,積極開拓空白市場,不斷強化種子業務優勢;4、持續探索創新經營模式,繼續推進種糧一體化發展。構建從“種子到餐桌”的種糧一體化全產業鏈新農業生態圈,推進村域經濟發展,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農民增收貢獻力量;。
拓展資料:
荃銀高科(300087)主營業務:優良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繁育、推廣、服務 , 以及利用公司優質特色品種帶動的訂單農業業務。
主要產品包括: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小麥、棉花、油菜、瓜菜等農作物種子。公司獲得“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資格,建有“農業部雜交稻新品種創制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學技術部“星創天地”,是“國家水稻商業化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依托單位,參加了國家和安徽省組織的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建立國家級、省級、市級多層次創新平臺體系,為研發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堅實基礎。
荃銀高科 2022 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 34.91 億元,同比上升 38.47%;歸母凈利潤 2.33 億元,同比上升 38.03%;扣非凈利潤 1.76 億元,同比上升 17.82%;其中 2022 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 19.55 億元,同比上升 47.89%;單季度歸母凈利潤 1.96 億元,同比上升 15.01%;單季度扣非凈利潤 1.9 億元,同比上升 21.13%;負債率 56.81%,投資收益 1114.44 萬元,財務費用 1787.86 萬元,毛利率 26.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