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9日,第十九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在天津成功舉辦大豆油料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蓋鈞鎰,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呂修濤出席論壇并作主旨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長黃鳳洪主持論壇并作主旨報告,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劉信出席論壇。
論壇以“科技賦能種業振興行動,支撐提升大豆油料產能”為主題,緊緊圍繞擴種大豆油料,聚焦南方“稻稻油”模式品種需求,研討了新形勢下加快種業振興的思路與對策,交流了新品種選育與創新方向,提出了增強我國大豆油料產業競爭力的措施建議。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呂修濤,針對目前我國大豆油料供需矛盾突出這一重點問題,提出了落實好中央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部署的思路舉措。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蓋鈞鎰院士,指出在進口不確定性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保障人民油脂與蛋白需求,要充分利用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加快推動大豆與油料種業創新發展。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院士,以油菜耐鹽堿及飼料化利用研究為例,提出了利用鹽堿地和北方秋閑地擴大油菜生產以提升我國飼料產能的有關建議。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研究員王新發,提出了推進油菜新的綠色革命構想,指出“擴面、提產”大力發展油菜生產要選育早熟、耐鹽堿品種,推廣雙密多抗高產技術。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研究員張良曉,介紹了花生大豆提質固氮綠色耦合增產技術,該團隊發明的新型耦合菌劑能兼顧解決減毒與固氮兩大難題,具有較好的“兩固三增五減”效果。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孫石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陳海峰研究員等專家,認為大豆要加快選育推廣高產優質大豆品種,以種業市場化推動大豆產業發展。西南大學李加納教授、湖南農業大學劉忠松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周廣生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程勇研究員等專家,認為油菜要從種質資源創新、品種選育攻關、品質改良提升、良種良法配套等方面發力,為油菜擴種強化種源支撐。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雷永研究員、山東省花生研究所王傳堂研究員等專家,建議花生要基于市場和消費需求,加快培育高油酸等優良品種,推動花生產業健康發展。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張海洋研究員,指出要聚焦人們美好生活需求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芝麻、胡麻、向日葵品種改良與培育。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研究所黃鳳洪所長,闡述了高品質菜籽油綠色高效制備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情況。山東圣豐種業集團張志廷執行總裁,介紹了我國油料種業生產經營現狀,并對行業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馬鞍山市豐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程皖經理,介紹了油菜全區域布局、全價值鏈發掘、全產業鏈開發的實踐經驗。
參加論壇的領導和專家們從保障國家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供應安全的戰略需求出發,緊緊圍繞中央擴種大豆油料決策部署,深入研討了大豆油料種業科技創新發展方向,起到了凝聚共識、團結力量的重要作用,將有效推動我國加快大豆油料種業振興,不斷提升大豆油料產能。
論壇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種業管理司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研究所、山東圣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作物學會油料作物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來自全國種業管理部門、農技推廣機構有關負責人、科研院所專家、種業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參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