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一周后,豐樂種業(000713)控制權變更事項浮出水面。
3月12日晚間,豐樂種業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合肥建投擬將持有的1.23億股股份轉讓給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央企鄉村產業基金公司”),股份轉讓價格為9.17元/股,總價款11.26億元。交易完成后,合肥建投持股比例將下降為9.24%,央企鄉村產業基金公司則以20%的持股比例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這意味著,豐樂種業將由合肥市國資控股變更為央企控股。
豐樂種業以種子和農化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目前合肥市國資委通過下屬企業合肥建投持有公司29.24%股權,為其實控人。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提出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促進種業發展已上升到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高度,安徽省政府提出打造“種業強省”,合肥市政府提出全力打造“種業之都”,支持業內企業利用資本及產業資源,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而本次央企鄉村產業基金公司的入主可謂恰逢其時。根據公告,央企鄉村產業基金公司通過市場化運作及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重點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目前已完成對生物育種產業的全面、深度布局。豐樂種業表示,后續將繼續聚焦種業,打造“以生物技術為核心,種業與農化并舉,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級種業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央企鄉村產業基金公司是按照中央有關文件及其分工落實方案,由國務院國資委牽頭,財政部參與發起,有關中央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目前擁有109個中央企業股東,其中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并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為5.12%。該基金充分履行中央企業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以中央企業出資為主,國家有關部門引導支持,統籌兼顧政策目標和市場原則,通過市場化運作和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助力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
需要關注的是,央企鄉村產業基金公司由國投全資子公司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創益”)運營管理,而國投創益“十四五”聚焦投資的戰略型產業之一恰為現代種業,其中生物育種產業化是其重點發展領域。目前,央企鄉村產業基金公司是國豐生物、隆平生物的第一大股東,并戰略投資了大北農生物、杭州瑞豐、糧元生物等,完成了對國內生物育種企業的投資全覆蓋,掌握生物育種行業核心資源。按照規劃,國投創益未來將持續布局種業產業鏈,并購重組行業內龍頭上市公司,將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相結合,打造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大型種業公司。
去年以來,我國在生物育種方面頻出利好政策。2022年6月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級轉基因大豆品種審定標準(試行)》和《國家級轉基因玉米品種審定標準(試行)》,標志著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政策落地;今年2月13日,《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范圍。
各種跡象表示,目前中國種業正處于巨大變革、重新洗牌的“戰國”時期,生物育種技術產業化應用蓄勢待發,龍頭種企紛紛搶占資源,行業整合加速進行。豐樂種業稱,公司目前玉米產業已完成了全國三大市場的品種布局,常規育種技術優勢明顯,但在生物技術儲備和研發領域較為欠缺。近年來,豐樂種業也在積極試水生物育種領域,并于2022年3月通過增資及受讓股權方式控股植物分子育種企業四川天豫興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若本次央企鄉村產業基金公司入主事項落地,隨著相關生物育種技術及產業資源的接入,又將與豐樂種業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不妨拭目以待。













